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牵手“锦木纹彰”传承非遗文化

四合院里一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李怀角18号,推开独具韵味的“楠香木馆”大门,在青砖灰瓦的映衬下,一眼望去,室内手工精心雕刻的金丝楠木家具散发出别样的魅力,温润的色泽、古朴的格调、典雅的图案,让你瞬时忘却了这里竟是繁华的都市中心;近观细看,只见祥云山水、瑞兽仙禽、百子嬉戏……或浮雕,或镂空雕,或圆雕,悠远的中国传统文化生动地与金丝楠木融为一体,观者哪里是在观摩一件家具,俨然是在品味一件艺术品!

  这正是“中国非遗传统文化(金丝楠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人”李志霞女士的初心所在。

  李志霞是地地道道的大同人,年轻时在外发展,但时时关注家乡的发展。面对大同越来越浓的文旅氛围,她想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于是,2023年9月,她义无返顾地携带着自己的“楠香木馆” 和“楠香庐”入驻了大同古城东南邑,成为该区域首家入驻者。

  “楠香木馆”(锦木纹彰丝楠生活展览馆)和“楠香庐”共由3个历史院落组成,分别是李怀角18号、正府巷5号和7号,院落之间由艺术连廊相通,曲径通幽,别具情调。“楠香木馆”面积2000余平方米,展现着手工雕刻的金丝楠木生活场景。走近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雕工精湛的荷花床,床围采用双面雕刻技术,一朵朵镂空的荷花栩栩如生,眼前仿佛就是一汪随风舞动的荷花池;书柜、桌椅、屏风,每个面、每个角都精心雕刻,山水花鸟、意境悠远,感觉大自然的灵秀之气都凝聚在了方寸之间,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扑面而来。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窗外洒进来,一件件物品金光闪闪、金丝浮现,室内淡雅幽香、令人陶醉。更加别具一格的是,展馆馆墙上悬挂着众多名人字画,字画与家具相得益彰,为整个空间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观者一边欣赏精美的雕刻艺术,一边品味传统文化,抑或合二为一,甚是惬意。

  金丝楠木是一种珍贵的树种,被誉为“木中之王”,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木材。它纹理细腻、质地坚硬、色彩典雅,具有独特的金色光泽,释放的清香味道还有多种药用价值。多年来研究金丝楠木,李志霞的生命已经与这个树种紧紧地维系在了一起。“我常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家具,感觉它们就像是我的老朋友一样,静静地、面对面地感觉着它的气息,有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灵感……”李志霞说。“我能感觉到金丝楠木做出来的生活用品春夏秋冬的变化,它们真的是有生命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体验、感受金丝楠木这一我国古老树种带来的家居文化,她在四合院专门设置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空间——“楠香庐”。在这里,你可以零距离欣赏金丝楠木独特的纹理和光泽,感受其温润如玉的触感,在淡淡的清香中安然入睡,心灵也随之沉静下来。“来这里,你可以深度感受金丝楠木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也希望将大同的本土文化与中国非遗文化相融合,打造更多的文旅体验场景。”李志霞说。

  “‘楠香庐’匾额的字体,我专门用了魏碑体,它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承载着大同独特文化内涵。今后我会举办更多的主题文化活动,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肌理,让大同本土文化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瞻品鉴,让他们爱上大同,传播大同!”

  本报记者   邸东芳  郑林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
   第04版:文旅
   第05版:社区
   第06版:焦点
   第07版:文体
   第08版:户外
牵手“锦木纹彰”传承非遗文化
定格时光之美 温情守候银龄
开展主题沙龙
普及法律知识
社区联动 织密消费权益“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