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有些事不劳烦AI

□ 云月

  DeepSeek横空出世,让它回答各种问题的文章很吸引眼球,什么方案、答案都唾手可得,让AI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前些天我去拜访老友,也热聊起这个话题。与此同时,老友正在读初三的孩子坐在一旁,专心地为自己的画作涂色。我忍不住打趣道:“快要中考了,你不去刷题,还在学画画吗?别浪费时间了,现在AI画画又快又好呢!”孩子没有抬头,边涂色边回应:“AI画得再好,那也是AI的作品,不是我的。我自己的作品,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涂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里面有我的设计,多惬意啊!”我一时语塞,这孩子不经意间说出的道理竟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闲时爱好“码字”,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由自己掌控,文章表达着属于自己的情感,体现着属于自己的思考,这个过程百转千回,回味无穷,爽感满满,也许没有AI写得那么快那么好,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作品,从无到有,这么有成就感的事我可舍不得让给AI。

  仔细一想,孩子可能是受了我老友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和老友都在同一个养花群里,大家常常在群里晒花。很多群友是急性子,哪盆花马上要开了,就买哪盆。今年春节前,很多人特意去花市买了好些即将开放的盆花,春节时花开满屋,纷纷晒出来,得意扬扬。我的老友正相反,她养花喜欢从播种开始,不时在群里发其生长进度,从播种、长苗到开花,如何慢慢变化,全过程展示,很有耐心。有人重结果,有人重过程,没有对错,各得其所。

  我的老友是美食博主,最爱研究烹调的门道,还把一些“研究成果”发在朋友圈。朋友们看到就依葫芦画瓢,变成自己餐桌上的美食。我对老友说:“你以后不用再费时费劲研究新菜式了,让AI搞定。”老友笑说:“那岂不少了探究的乐趣?我看重的就是自己尝试、自己改进、做出合自己口味的菜品的过程和体验。”

  老友又指了指孩子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画画带给他快乐,有情绪价值。现在学业到了冲刺期,我答应他每天画半小时,也是为压力找个出口。爱好这东西,总要亲身体验才过瘾。探究产生的乐趣,是个性化的,是AI给不了的。

  AI可以快速给出答案,可以提高效率,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和助力。在拥抱AI的同时,我仍打算在心里留一个空间,可以让我自在地创造。人生有些事,经过自己的手、经过自己的思考、经过自己的体验,看着它慢慢地达成,比马上得到答案更有趣,这个过程也比结果更让人回味。

  ——摘自《广州日报》

 
     标题导航
~~~□ 孙颙
~~~□ 刘墉
~~~□ 巴特尔
~~~□ 云月
~~~□ 蔡志忠
~~~□ 曲令敏
~~~□ 张宗子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焦点
   第04版:文体
   第05版:小记者
   第06版:小记者
   第07版:网事
   第08版:文萃
开源,数字时代的智慧
准点
哲理思辨
有些事不劳烦AI
如何考量
不会做梦
徒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