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昱郁) 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设置公祭联络员……为应对清明祭祀高峰,市革命烈士陵园周密部署,为社会各界祭扫革命英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力保“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有序、安全、文明开展。
市革命烈士陵园2005年在原人民公墓的基础上建成,目前市民墓区有3000余座公墓,烈士墓区安葬着311位烈士。该园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已有40余家单位、团体预约祭扫,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纪念活动。从预约情况看,祭扫高峰集中在4月1日至3日,市民祭扫高峰将延续至4月4日。
市革命烈士陵园针对祭扫高峰期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进一步完善保障方案。记者在该陵园看到,园区主要路口均配备了消防器械,清明祭扫、防火安全等主题横幅悬挂在显眼位置,喇叭里不间断播放安全祭扫告知书。据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安排专人每天开展防火巡查,定时检查消防设施,做好卫生清洁,营造庄严肃穆、干净整洁的祭扫环境。
为倡导“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新风尚,营造绿色文明的祭扫氛围,陵园积极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低碳祭扫方式,严禁使用明火,守护绿色环保的祭扫环境。在清明祭扫期间,该陵园专门设置了公祭联络员,负责统筹协调各单位、团体公祭预约时间,提供公祭讲解及播放《国歌》《献花曲》等服务。与此同时,全体工作人员提前到岗,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值班值守、安全防范、活动组织等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将祭扫服务保障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市民入园祭扫时,需持《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安魂卡》或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