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能源革命对外开放百家论坛之二〇八

转型发展篇之—大同转型(上)

  

  1观点呈现

  大同的现状与问题(一)

  我们再来看看大同的现状。2018年全省有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为2668家,大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是66家,在全省占比2.47%;截至2018年底,在全省16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大同有42家,占比2.57%。

  大同曾经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现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运城市。运城市是没有资源的农业大市,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因为没有矿产资源,所以才激发催生出大量的民营企业和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现在运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时候甚至都能够超过晋中市,位列全省第二或第三名。

  2018年底,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区分布情况显示,大同市排名倒数第四,仅在忻州、朔州和吕梁的前面。大家都知道,在省内也是南部地市比较发达,运城、临汾、长治、晋城等地区的人们思想比较活跃,创新精神和观念也比忻州、朔州和大同强一些。

  2018年底,从大同4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领域分布来看,第一大的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企业14家,第二大的是生物与新医药企业9家,这是大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领域。

  从这4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成分看,有13家企业是国有股东背景,占比31%,29家是民营企业,占比69%。

  

  2观点呈现

  大同的现状与问题(二)

  2018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约为4367亿元,其中大同约为219亿元,占比5%。虽然企业数量仅占了全省2%,但销售收入占比5%,说明大同的企业规模略好一些。从大同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收入来看,小于5000万的企业20家,5000万到2亿之间的企业7家,2亿到10亿的企业8家,超过10亿的企业7家。超过10亿的企业分别是陕汽大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和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可以看出,大同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存量有限,科技型企业数量太少;二是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的市场主体增量严重不足;三是观念落后,全社会的双创氛围还未形成;四是力度不够,政府的扶持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当然,大同的问题可能还有很多,比如说知识生产不够,科技成果供给、研发创新投入、金融体系对产业的支持不足等等。

  

  3观点呈现

  大同争当全省能源革命“尖兵”(一)

  在全球能源革命大背景下,在全国能源革命大趋势下,大同争当山西能源革命“尖兵”,应当定位到什么地方?目标应当是什么?要做哪些工作?要达到哪些中央制定的指标?这都必须讲清楚。众所周知,能源革命是长期的事业,要实现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建立可持续的、近零排放的能源体系,不是一时的,大同要在整个能源革命的进程中,始终做全省能源革命的“尖兵”,引领能源革命进程。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体系的转型,大同并不领先,但山西把争当全省能源革命“尖兵”的任务交给了大同,便是给予了大同厚望,如果大同能够真正引领全省能源革命的趋向,会更具典型性。

  大同是一个以煤炭为主,以煤机化工产业为基础的高碳的城市,要实现能源革命,经济体系必须是绿色、低碳、循环的体系,能源体系必须是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甚至零碳的能源体系。所以,大同从高碳的起点,率先实现能源革命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要明确整个的发展路径。

  基于这样的考虑,大同做山西能源革命“尖兵”,必须要有长期的战略准备和前瞻性的规划。当前来看,大同在能源革命的很多方面,如资源禀赋和长期产业结构的特点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必须要有分阶段的目标。

  煤炭是大同乃至山西的支柱性产业,也是经济重要增长点。当前,在全国推进能源革命的形势下,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支柱产业,但不再是新增产业的方向,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进能源革命,首先要稳增量,同时建立新的产业结构,让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新增能源的不再是煤炭,而应当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能源革命 造福人类
   第04版:要闻
塔山发电公司探索运用安全监督管理新模式
拒绝燃放 巩固“大同蓝”
我市废旧塑料有了好去处
泰瑞集团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图片新闻
大同全科盟研究院向我市推介电容炭批量化制备技术项目
“煤改电”让居民温暖过冬
能源革命对外开放百家论坛之二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