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基于其身心发育的特殊性,尤其需要在法治领域给予特殊关注,民法典为构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出生到18岁,你有什么权利?未成年人给主播打赏后,家长是否能追回?未成年人遭遇性侵怎么维权?.....这些问题,都能从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一名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偷偷将自己父母几万元的存款支付给了一名网络主播,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挽回损失吗?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表明,初中生可以进行一些与年龄相符的民事行为,例如去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和同学一起看一场喜欢的电影等,但是面对金额较大开支,其行为是被限制的。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不时曝光,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由于性侵害的隐蔽性,监护人可能不能及时发现侵害事实。如果按照以往诉讼时效的规定,孩子成年后再去寻求法律救济,很可能面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被动处境,当初的加害人得以逃脱法律惩罚。民法典第191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这就意味着,未成年时遭性侵18周岁后仍可起诉。民法典的这一规定,从立法层面加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也可以起到对潜在违法作案者的威慑警示作用。
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对监护制度也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这条规定特别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明确了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的职责,也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这一理念的彰显。”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琨表示。
“以前总觉得民法典跟我们学生比较遥远,今天才发现,我们一出生就在《民法典》的保护下......”平城区的六年级学生小静说:“《民法典》的学习,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法典对于我们未成年人的意义和价值,更有助于我今后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尤其需要法律的保护与指引,为了让广大未成年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法典》,培养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2020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民法典宣讲进校园、呵护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关于民法典的窗户,让法律扎根基层,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为未成年人撑起法律“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