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苑捷 通讯员 薛润飞
从天镇县城出发,一条“天路”依山而建、蜿蜒而上,宛如一条巨龙冲入云霄。走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个房屋高低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小村庄让人眼前一亮。就是这么一个地处山岭高峰,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在村居住不足60户人家的小村子,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却是一年比一年强。
过去,白家烟村交通迟滞、吃水非常困难,遇到下雨下雪天,进出村都十分艰难,这样的景象很难与发展联系起来。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扶贫措施,村庄发展了、村民脱贫了,老村庄焕发出了新青春。
时刻跟党走 心中底气足
近年来,白家烟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全村党建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村党支部原书记、75岁的吴风说:“村‘两委’班子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村‘两委’班子能否搞好团结,处理事情是否公开、公平、公正。”
白家烟村始终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村庄大变化 村民乐开花
“如今,咱住的是党和政府给盖的新房,喝的是干净清洁的自来水,拿的是国家给的养老钱和全村各种项目的收益分红,这日子过得真幸福呀!”67岁的韩少平激动地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白家烟村实施新村建设,建成121间高标准抗震房,让村民告别危险破旧窑洞,住上宽敞明亮的抗震房,安全住房实现全覆盖;通县通镇公路全部硬化,村庄街巷也都是水泥路;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彻底解决村民吃水难、无水喝的大问题;建设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套体育器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修建公共厕所、新建澡堂、开设爱心扶贫超市……几年下来,村容村貌彻底改变,村民过上了优质的“城里人”生活。
拓宽产业链 筑牢小康梦
走在进村的小路上,道路两侧是两个养殖项目:一个是2000头规模的大伟嘉养殖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多万元;一个是盛华专业合作社养羊项目,利用干部驻村帮扶项目资金90万元,购进优良种羊436只,带动28户贫困户户均收益1200元。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驻村工作队队长吕贵说。近年来,白家烟村依据本村实际积极谋划,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壮大农牧产业化集群。
“这边是中药材黄芪种植片区,那边是红芸豆种植片区,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能给村民带来收益。”驻村第一书记杨瑞军说,村里还有一座小型土豆粉面加工厂,年可加工土豆16000吨,每吨可产生利润200元左右,可以吸纳15个贫困人员就近就业。
“我们村的村民在村上班、在家挣钱都不是梦!虽然已经脱了贫,但我们还要继续留下来,打造一支永不褪色的帮扶队伍,坚决落实好中央的扶贫政策,扶上马再送一程。”杨瑞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