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中秋、国庆假期来临,人员流动性加大,旅游、聚会等活动增多,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为持续巩固我市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坚决防范疫情输入风险,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9月18日,市疫情防控办发布健康提示。
市疫情防控办提醒,各地要严格管控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来同人员排查,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公安人员、卫生健康人员、网格员的作用,对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落实“四包一”网格化管理,确保居家隔离效果。公众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非必要请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病例轨迹关联地。如必须前往,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防控政策,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同后,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告相关情况,配合属地落实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做好个人防护,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师旅居史。
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酒店、餐饮店、图书馆、商超、农贸市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影剧院、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定期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要坚持“一米线”,并安排专人进行引导分流,督促进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
中秋、国庆假期,旅游、探亲、聚会将呈现高峰,公众仍需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假期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外出。如果要外出,要先了解目的地近期疫情发生的情况,以及当地防控政策,取消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出行计划,出行前准备好防护用品。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错时错峰出行,按照相关防控要求保持人际距离,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集中的密集场所,坚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线的距离。
提倡家庭聚餐聚会时不要超过10人,尽量减少聚餐人数,缩短聚餐时间,室内特别要注意通风,用餐时注意使用公筷公勺。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出行前发现有发热、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干咳等可疑症状时应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出行过程中出现了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要尽快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此外,假期要保持正常有规律的生活,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入境口岸、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等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提倡避免假期到外地旅游,也避免乘坐飞机、列车和长途公共汽车外出。同时严格限制正在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到外地旅游以及参加聚集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