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城市生活更舒心更美好

—贯彻落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城建全面提质升级综述

  本报记者  张世敬

  提质升级新蓝图,幸福美好新生活。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城市建设全面提质升级,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的工作目标,在我市城市建设各部门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要“锚定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做精主城、做活古城、做大县城,让城市功能更完善、生活更舒适、魅力更彰显。”这不仅勾勒出古都大同未来五年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也给城建人指明了今后五年的奋斗方向。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全面增强市民获得感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党代会报告提出,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围绕“一城五地”城市定位,按照城市空间“东连接、南拓展、西优化、北控制、中提升”建设思路,形成“一核三区”融合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仅仅是建设思路,党代会工作报告就从东西南北中5个方面明确了我市未来5年的规划方向。‘东连接’,就是加强御东新区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临空片区的交通联系、功能联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同时加强与云州区的交通连接、生态对接,促进云州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南拓展’,就是以御河为发展轴线,突破高铁、高速公路的制约,拓展城区至桑干河沿线;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功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我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西优化’,就是优化云冈区用地布局,推动地区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云冈区逐步融入主城区。‘北控制’,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由雷公山、采凉山构成的生态屏障功能;依托新荣经开区、古店镇片区城市更新改造,积极推动新荣副中心建设。‘中提升’,就是以大同古城振兴为驱动,带动周围片区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品质优化、环境整治,提升片区活力与风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5年,他们将围绕这个目标全方位开展各项工作。

  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绣”出城市品质品牌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中心城市品质升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等多个工作目标。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就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双标杆。”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我市将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双标杆,聚焦社会治理更精细、民生服务更便捷两大领域,加快构建“全面感知、数据驱动,智能融通,百花齐放”的新型智能城市建设新格局,全面推进我市新型智能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同时,建设“数字大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便利化水平,这给我们城管工作指明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市城市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局将以“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捷、舒心、美好”为落脚点,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城市品质提升、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紧紧抓住城市精细化管理这条主线,围绕提升供水、供气、供热“三供”和垃圾、污水“两处理”能力,提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管理水平,提升城管综合执法效能的“三个提升”目标,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全面提升古城价值

  留住城市文化记忆

  古城是大同人的“乡愁”。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把“全面提升古城价值”作为城市建设全面提质升级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以“留建筑、留乡愁、提品质、惠民生”为目标,叫响“天下大同”古都品牌。

  “未来五年,我们要按照党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制度、机制、政策,构建市井氛围浓厚、人文信息丰富、价值特色突出、民生福祉提升的活力古城。构建价值特色更为突出的古城,充分保护古城独具特色的营城空间、道路格局、风貌特色、市井气息,循序渐进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两抢救、两整治、四织补、一提升’工作。营造更有温度的古城,实现古城社区化,推进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和风貌提升,持续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市政基础服务、应急保障、景观绿化设施等;调整古城人口结构和布局,延续古城传统生活秩序和市井生活气息。塑造更有活力的古城,以‘博物馆之城’建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保单位、名人故居等有关文化价值、精神内涵的挖掘,使古城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示范区,民族融合、居游融合、文旅融合的新典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施提质升级行动

  加快建设大县城

  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大县城”,要在未来5年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有序推动人口、产业向县城聚集,大力推进县城更新改造、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宜居环境打造、城市管理提升,全面提升县城建设水平。

  “党代会报告明确了‘加快建设大县城’的目标,这给我们阳高县全面推进大县城建设吃了一颗定心丸!”该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兴奋地说。据了解,今后5年,阳高县将本着打造“温泉康养休闲区、有机旱作示范区、新型农产品基地、现代工业创新基地”的理念,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大县城为总目标,着力构建“一核六区”的新型城镇化格局,逐步建成以新旧县城、工业园区等为主的大县城核心圈,以长城、龙泉边山峪口村为主的长城文旅区,以罗文皂为主的温泉康养区,以王官屯、下深井为主的杂粮杏果区,以大白登、狮子屯为主的蔬菜生态区,以古城为主的新能源特色区,以东小村为小集镇辐射带动友宰、鳌石的优质旱作生态康养区,以“大县城”战略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新蓝图已然绘就,新的征程全面开启。在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的激励下,我市各县区和城建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好环境,为市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让城市生活更舒心更美好
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课开讲啦》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
于小冬探“旺”专题活动市美术馆举行
抢抓新机遇 谱写新篇章
塞上金秋,与丰收味道相约
2021年下半年自学考试举行
第四届“未来之星”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武术赛开赛
我市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日主题活动
“绿化将军”18年育“雄兵”百万
广灵县心连心公益协会为吕梁灾区捐赠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