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头疼脑热家门口有社区医院;上大医院可手机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方便又快捷;人人还能签约家庭医生;引入优质资源,市民“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等地专家的诊疗服务……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不断改善市民就医体验,让市民看病就医过程更便捷。
测体温、查验行程码和健康码、看病、抽血化验、按单取药……10月22日不到8时,平城区向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就忙了起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在我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就医观念的转变,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成为了一种常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好、服务好,离家近,我们一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来这里看病。” 一位家住柳港园的就诊居民表示。
近年来,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我国实施创建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我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标准和要求自查整改,在提高诊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和提升居民感受度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到活动结束时,全市24所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机构,42所乡镇卫生院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省级示范机构。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中,我市57家基层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同时,我市自2017年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全市签约数量稳步提升。
“现在到市里大医院看病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挂号,很是方便。我父亲去年声带做了手术需要定期复查,我每次挂号、缴费都是用手机,这样可以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以前窗口排队挂号、各楼层跑腿缴费是看病最麻烦的事,现在依托信息化手段,医院优化诊疗流程,对患者来说,大幅度减少线下排队挂号、缴费等环节时间的消耗,真正实现便捷、高效就医,对医院来说,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目前,我市预约诊疗模式基本形成,市民可通过各家医院的官微、电话等方式进行预约挂号。同时各医院还设置了自助挂号、缴费机,以及检查报告自助打印机等,各类自助机旁也有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同时为了方便老年人看病,我市各家医院还保留了一部分人工服务窗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市民对高端医疗、顶尖名医的求诊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市医疗行业在人才、设备和医疗水平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有一定差距,市民寻求此类医疗服务只能通过转院或者邀请会诊等才能获得。为了让市民享受到北京等地专家的服务,我市柔性招才引智5名院士、52名博士、1名首席科学家及1名名中医传承师。各医院也根据各自特色,引入优质资源,北京等地专家定期来同坐诊、手术,开展教学查房等。同时,通过名专家的“传、帮、带”,不仅可以提升我市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让医护人员受益,也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著名专家高质量的面对面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