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享单车经过整顿再次投运以来,此前的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用车者大都能依据规定停放,共享单车无疑成为人们便捷的出行方式之一。
笔者所在小区附近就施划有共享单车的停车区域,每到出行高峰时段,很多人便打开手机,扫码骑行,陪同孩子上下学;或是骑行到公交车站,转乘公交;或是直达目的地。笔者每天都要骑行十几分钟出门办事,若遇到高峰期,停车区域空空如也,无车可骑,很是沮丧。
小小共享单车,其实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在哪些区域、哪些时段,投放多少单车,都应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既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又不至于过多地投放,闲置车辆,造成堆积。因此,当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有效解决之后,如何合理投放单车就应成为运营商思考和调研的新课题。
笔者曾在省城太原骑行单车,那里单车一则种类多,二则数量多,再则人们大都依规停放,因此骑行起来十分方便,几乎不用担心遇到无车可骑的情况,共享单车方便快捷的特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共享单车,贵在方便。在本市,共享单车正在逐步规范和发展中,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投放太少,人们出行无车可骑;有的地方投放太多,无人问津,造成大量堆积等等投放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需要运营商加强调研,运用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在需求量大的新建小区附近,或是公交设施不完善的地方适当多投放些单车,在需求量小的地方减少投放,发挥其灵活便捷的优势,解决人们出行最后1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