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红 通讯员 刘建新) 近年来,广灵县立足“一门户三基地两长廊”发展战略,奏好组织遴选“推”、搭建平台“育”、因才分类“管”、营造氛围“激”“四重曲”,抓实乡土拔尖人才培养培育,以人才集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奏好组织遴选“推荐交响曲”,积蓄乡土人才“蓄水池”。该县探索制定了《广灵县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台账,确保农村人才工作有“策”所依。积极开展乡土拔尖人才评选,注重打造乡土拔尖人才后备队伍,将具有专业特长的乡土人才、致富带富能人及时纳入乡土拔尖人才后备库。实施“能工巧匠”振兴工程,挖掘本土人才和回乡创业人才,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奏好专项培训“培育圆舞曲”,提升乡村振兴新技能。该县大力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培育工程,提升种植技能;积极与省内外高校联系,以“广灵大讲堂”为平台,联合省内外农林院校等优质资源,举办专题辅导,提升乡土人才技能水平。同时,在全县各乡镇举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广大农民在农闲时学技术、在农忙中交流技术,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实后备力量。
奏好搭建平台“科研协奏曲”,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该县与中国农业大学有关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授工作站,在农产品种植、成品加工等领域深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党建引领,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这一课题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集体经济发展寻找路径。同时,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在畜牧养殖方面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院县合作”走深走实。
奏好营造氛围“激励进行曲”,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该县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原则,结合各类人才的特长和特点,采取选派、挂职等方式,引导优秀人才、机关干部到重点工作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实践锻炼;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鼓励和宣传力度,增强其荣誉感、责任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