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提速,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群体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视线,成为时代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记者走进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近距离感受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无限魅力,感悟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们的成长之路与未来之约。
近年来,市职教中心应时而为,瞄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目标,主动对标一流,博采众长,完善教学机制,精心设计教学与实践,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探索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立足市场 对接未来
十多年来,市职教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大同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审时度势,攻坚克难,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成为了山西省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山西省中职管理四星级学校,已建成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五个省级实训基地、两个省级重点专业、一个省级示范专业、六个“1+X”证书试点专业。市职教中心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社会文化艺术等14个专业,其中9个专业与山西省5所优质高职院校签订了三二分段培养协议,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局批准该校与大同十九中(原铁二中)强强联手,打造我市首批“职普融通”实验班,首批招生200余人,双方课程互通、资源共享。市职教中心2020年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被省教育厅评定为A等。
为使所设专业更接地气,市职教中心牵手知名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千方百计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今年,根据我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市职教中心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和直播电商服务三个专业,这也是我市首家开设新能源汽修和直播电商专业的学校。
创建平台 培养英才
市职教中心紧抓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契机,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勇于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热心、爱心、责任心营造家长用心、学生专心、家校共育的良性互动教学氛围,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实践、学会创造价值、学会充实和提升自身,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
近3年来,市职教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省赛、市赛,并取得骄人成绩,共获得180多个奖项,其中数控项目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名,汽修、焊接、会计等专业也曾荣获省、市一等奖。特别是今年,市职教中心全面推进“三教”改革,五个教师团队在市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两个教师团队在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一个教师团队入围全国教学能力大赛。在省第五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团队获得1个二等奖,成为我市唯一参赛并获奖的项目;在省“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10个奖项,其中一个学生团队入围国赛。
市职教中心领导和教职工认为,要靠技能成就人生,离不开“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专一行”“偏毫厘不敢安”的执着专注。该校培养经验丰富的“双师”担纲课堂教学,以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努力做到让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从现实到虚拟,再把虚拟创造变为真实,这好有趣!”网络搭建实训室赵伟同学切身感受到:“我们的未来世界大着呢!”
“我就想一门心思把这点技术学到手。”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帅气的李光达同学自信地说。
“良好的平台给了学生们底气。”指导老师白军深有感触地说。
现阶段,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科技强国不但离不开高端科研型人才,同时,也必定少不了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硬核支撑。市职教中心必将紧跟新时代步伐,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筹谋职业教育铸魂育人“三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全心全责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