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阳高县“四项硬核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宋芳  通讯员 史亮 王晓宙) 近年来,阳高县通过采取“四项硬核措施”,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高位推动,保障有力。阳高县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下设项目管理、规划、技术、财务等工作组,抽调10名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先后召开工作会、动员会、推进会、观摩会等各类会议25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考核目标中,从全县层面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力度。

  多措并举,建设有力。近两年来,该县累计投资逾1.5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0.04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7.17万亩,今年的5.1万亩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在规划设计上,该县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全县“两地三带”产业发展布局,把高标准农田向开发潜力大、建设成效高的区域集中,着重研究确定水利、农业等具体的治理措施,保证了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项目推进上,按照“施工前看样板示范、施工中相互评比、施工后查漏补缺”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全面保障了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每笔资金拨付均要有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的三方签字认可,有效地保障了资金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在后期管护上,对每项工程都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同时,与项目村签订固定资产移交合同,及时明晰产权,全面落实了管护主体及管护责任。

  制度完善,管理有力。该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公示制、竣工验收制等制度,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工程质量监测实行承包方自检、监理抽检双控制度。对重点部位及工序采用监理现场旁站的办法,确保了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督导严格,落实有力。该县充分发挥督查“指挥棒”作用,实现项目建设管理互联互通、无缝对接。探索形成了县长一季一督查、分管副县长一月一检查、指挥部半月一调度、片区负责人常驻工地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有效督导项目建设。作为省优势马铃薯示范基地,阳高县农作物良种研发中心集研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近年来,面临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不配套、不完善等问题,2020年被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后,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建成高效节水面积2432.33亩,可繁育优质马铃薯种薯500万公斤,带动全县及周边农民增收2500万元。同时,县农业农村局还建立了设计、监理、施工及农田建设管理团队微信群,为工作考勤、动态上传、问题反馈和答疑解惑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快速推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理论之窗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走进云冈
全省建筑领域消防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谱写新时代科技发展新篇章
本市部分学校实施“放心午餐”工程
我市举办“专精特新”企业 北交所上市政策解读培训会
图片新闻
“大同好粮”“大同黄花”品牌抖音短视频大赛结束
我市各景区加强疫情防控保障游客安全
全市县际和农村道路客运车辆审验工作全面展开
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月”活动
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1月份供水水质公报
我省专升本考试明年实行新政
临期食品可以食用吗?
阳高县“四项硬核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