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文艺评论的“大同方阵”

——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小记

  本报记者 赵永宏 赵小霞

  规划设立9个专业委员会,发展有志于文艺评论事业的多名会员,培养本地或大同籍优秀青年评论人才,开办“大同文艺评论大讲堂”,推出有立场、有见地、有影响的评论新作,与省内外评论家协会、高校、学术机构、杂志社联合开展文艺评论和培训活动……12月9日上午,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大同宾馆举行成立大会。这是市文联旗下又一个专业性协会。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将为推进今后大同文艺评论发展不断开拓思路,打造文艺评论的“大同方阵”。

  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是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指导下,经过3个多月的认真筹备,由我市从事文艺理论评论、研究的相关人员自愿组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旨在团结和凝聚全市文艺评论家和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紧贴时代、聚焦实践,积极投身大同市文艺评论事业,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为推动全市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市做出贡献。

  会上审议通过了《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和主席团组成人员。曾为省内外及大同市近100余位知名书画家、作家撰写文艺评论作品的我市评论家曾强当选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刚、宋志强、刘晋川、李怀东当选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郝春涛、彭栓红、史涌涛、秦云、杨俊芳、赵永宏、蒋丛发当选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怀东兼任秘书长。

  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海滨说,今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是为了推动新时代文艺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作出的重大安排。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内涵、本质,自觉重视文艺评论的价值评判功能,内化文艺评论的人民立场,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多出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

  大同市文联主席张海波说,文艺评论的缘起是对文学的评论,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评论家”,所以更需要主流文艺评论家占领阵地,专业的文艺评论是一个具有引领性、缺之不可的环节。希望文艺评论家紧贴时代,聚焦实践,努力推动全市文艺繁荣。

  当选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曾强说,协会将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重塑、倡导文艺评论的精神和品格,对于全市有突出影响力的文艺现象作出深入透彻、鞭辟入里的判断和评价,并加强评论的时效性、针对性,为全市营造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生态。协会还依托高等院校文艺评论人才力量,加紧建立文学、美术、视听、教育等专业的评论团队,夯实文艺评论基础。协会还将完善文艺品牌打造机制,发挥文艺评论引导文艺创作的风向标作用,推进“互联网+文艺评论”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同文艺评论方阵,全面推动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兴盛。

  作为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新生力量,副秘书长赵小霞代表协会作了表态发言。在她看来,艺术评论不需要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只需要与作品共情,就会发现很多美妙的东西,美的东西是没有功利的。作为文艺评论爱好者,很高兴能用手中的笔去评析艺术家的作品,用自己笔下熔铸的情去连接那些未曾谋面的你我他。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市文联所属十大协会负责人等共同见证了成立盛况。我市书画家杨峥峰、徐平、单建跃、胡荣、孔广源、张谟、王化杰为协会成立助兴挥毫作画。

 
     标题导航
~~~——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小记
~~~
~~~
~~~——访云冈康氏绢人第五代传承人邬洁
~~~
~~~——云冈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讲座侧记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文旅周刊
   第07版:新闻特稿
   第08版:广告
打造文艺评论的“大同方阵”
我市3名金牌导游全省获殊荣
虎年新春有奖征联作品选登
设计一款绢人就像创造一种人生
平城区青年创新创业协会成立
以史为鉴 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