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设计一款绢人就像创造一种人生

——访云冈康氏绢人第五代传承人邬洁

  本报记者 赵小霞

  如果想象中的神话传说、流传中的民间故事、传承中的典籍名著总要有一个归宿,那眼前这些活灵活现、神态各异的云冈康氏绢人就是归途。设计一款绢人,就像创造一种人生,人物形象做底色,历史文化做灵魂,虽驰骋于“快”意人生,但请给“慢”思预留空间。

  云冈康氏绢人传承着我国灿烂的民间艺术,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结着传承人的心血和感情,艺术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倾注的是夜夜的思考和日日的创作,“快”是工作的需求,“慢”是生活态度,绢人的诞生是慢生活的代表,呼吁大家对仅有的“慢”致敬。

  人们总觉得“非遗”高不可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惊叹之余止于鉴赏。可人们却忽视了这些民间艺术终究是来自于民间,就像“绢人”源起于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女孩想起她妈妈和奶奶小时候给她做布娃娃的灵感。大家看,艺术真的就是源于生活!当云冈康氏绢人第五代传人邬洁谈起奶奶康巧玲如何与绢人结缘时,那种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奶奶一生的无限创造力倍感佩服。

  若不是热爱哪会如此深情,记者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被这一幕吸引了,“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的眉眼让无数看过《红楼梦》的人动情,绢人“黛玉”穿一袭粉色素衣侧卧榻上,绢人“宝玉”歪头看着黛玉眉眼间“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好像顷刻间,“黛玉”和“宝玉”就活了。不知是历史推动着传承人创造绢人,还是绢人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历史,总之,这便是双向奔赴的热爱,自由切换着可能,试图为绢人赋予更精彩的人生。

  如果只注重于疲于奔命的日子,你可能会错过这世间太多美好,如何保持非遗人的活力,传承中国灿烂多姿的文化和手艺是我们这代人需要思考的话题,邬洁说,她一直以来都保持学习的热情,从事博物馆策展等工作,希望用自己所学延续绢人的生命。对未来的畅想有很多,给孩子们创意设计小虎娃、呆萌小沙弥、合掌露齿菩萨等文创手工包,激发娃娃们对绢人的兴趣;给孩子们设计非遗研学游,带领他们查文献,了解历史人物故事,感知人物特征,选择合适材料,设计出他们心目中的那个人;给村民们带来致富的希望,建设非遗村,演变成旅游景点,将非遗取之于民,受益于民。看呀,愿望多美好!

  时光总不负故人,岁月总会在不经意间留下痕迹,经过五代人的反复琢磨,在邬洁的奶奶康巧玲当年一往无前的带领下,在邬洁的爸妈不畏艰辛的传承下,康氏绢人酝酿出这四大特色:源于经典、重于情节、修于神态、别于精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康氏绢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名城大同的文化底蕴更是激发了康氏绢人创作的灵感。邬洁说,唯愿绢人这个美丽的民间艺术在她手中让世界看见大同的精彩。

 
     标题导航
~~~——大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小记
~~~
~~~
~~~——访云冈康氏绢人第五代传承人邬洁
~~~
~~~——云冈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讲座侧记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文旅周刊
   第07版:新闻特稿
   第08版:广告
打造文艺评论的“大同方阵”
我市3名金牌导游全省获殊荣
虎年新春有奖征联作品选登
设计一款绢人就像创造一种人生
平城区青年创新创业协会成立
以史为鉴 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