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世敬) 市民在申请办理公积金业务时,如果只是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只要市民作出相应承诺后窗口可以先予受理,待市民在承诺期内补齐全部材料后,即可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完成业务办理。这是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行的又一项便民举措——公积金业务容缺受理机制,也是该中心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服务相结合,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住建部部署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5项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业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全省率先提前完成,既可在业务大厅“跨省通办”专窗实现“两地联办”,也可通过该中心微信公众号线上全程网办。8月20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窗口正式入驻公积金业务大厅,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动产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结,全部业务流程完成所需时间由半个月左右压缩到一至两天,截至11月10日,已办理业务382笔。
推行公积金业务容缺受理机制,是该中心推出的又一项“放管服效”改革,支持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个人分摊费用,推进灵活就业者和农民纳入公积金制度,帮助我市破产企业及关停并转企业职工群众解决提取公积金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是一项真正实现群众办理公积金业务“最多跑一次”的便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