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严冬将至 春归有期

21日23时59分“冬至”

  据新华社天津12月19日电 (记者 周润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将迎来“冬至”节气。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日”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阳光最少,白天最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后虽夜渐短而昼渐长,但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到来,须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

  “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中国古代,一向被当作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加以纪念。

  “古人认为,阴阳二气自然转化和阳气渐起,均始于‘冬至’。周秦时期,以‘冬至’为岁首,举国相庆;因‘冬至’总在十一月,所以十一月又被称为‘冬月’。汉代以正月为岁首,‘冬至’为‘冬节’,仍与岁首并重,‘百官绝事,不听政’,官府有‘贺冬’仪式,官场有‘拜冬’礼俗,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自唐宋起,盛行‘冬至’祭祖。明清两代,皇帝于‘冬至’郊野祭天,‘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自古以来,民间过‘冬至’,各地传统习俗大不同,北方大多吃‘冬至馄饨’,代表‘冬至’为‘天地混沌’之始,当然也有吃饺子的,如东北地区,而南方,尤其江南地区则普遍吃意寓‘团圆’的汤圆。”罗澍伟说。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广告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纳入 40余种罕见病用药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
广东湖南跨省大通道广连高速即将通车
第八届全国大众 冰雪季在湖北启动
前11个月央企实现 净利润1.75万亿元
《长津湖》等16部影片入围 第16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
构筑新时代国企党建引领“生态圈”
21日23时59分“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