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7年秋认识张连印将军的。那年我刚退休,又被吸纳到市关工委工作,在我与将军有限的几次接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穿的那件灰色的上衣一直不离身。
第一次见到张将军是在他的家乡张家场村外的一排简陋的办公室里,他六十多岁,身着略带皱褶的灰色上衣,身材挺拔,目光炯炯,隐约带有血丝的脸棱角分明,脸上密密的皱纹刻画着岁月的痕迹,略为沙哑的左云话里夹杂着少许南腔北调,话语不多,语调平实,和蔼可亲,看上去就是一个乡间的普通农民。只有挺直的腰板和如炬的目光,才使我联想到这是一位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叱咤风云的退休将军。那次见面,我们跟着将军参观了他造的松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同行的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局局长池恒广告诉我们几组投资和造林的数据,我都忘记了,只记得一句话,将军既不要林权也不要地权,就是为了造福家乡。左云县原打算把这里命名为将军林基地,将军坚决不同意突出他个人,力主叫“清风林”。我们此行是想邀请将军加入关工委的“五老”队伍,并将他的造林基地作为市关工委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基地,将军也无多言,就一个“好”字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次见将军是次年春天去为教育基地挂牌,并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我注意到,将军还是穿着上一次我见他时的那件灰色上衣,少先队员给他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映照着他坚毅而平静的脸颊,显得神采奕奕。只记得他作了一个非常简短的发言,没有什么套话,就讲一定要办好基地立德树人等等。
第三次见将军是又一年市关工委召开工作会,邀请将军参加,他穿的依旧是那件灰色的上衣。这次我和将军紧挨着坐,我特别看了看他那件衣服,浅灰色,质地是一种密度比较大的化纤布料,款式简单平常,穿在他身上有一种精神焕发之气。那次没有安排他发言,只记得他更多的时候是挺直身子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听别人发言,间或在笔记本上记一两行字。
我一直没好意思问将军为什么老是穿这件衣服,当然从照片中也见过他穿迷彩服。我以前陆陆续续从介绍张将军的文章里和别人的口中知道一鳞半爪,直到离开关工委后,最近读到马海先生写的《将军情怀》这篇长文,我才对张连印将军有了系统的、立体的认识,我所看到将军的衣着,只是映照太阳的一滴水,由此折射出将军的生命底色,他是穷苦孤儿出身,是个俭朴的人,是个扎实的人,是个有大爱的人,是个有高尚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