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心中常驻芳华

——记云冈研究院监测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任建光

  本报记者 赵永宏

  申遗成功20年,云冈石窟的保护监测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众多高新科技为古老的石窟遮风挡雨,这在20年前是难以想像的。

  在云冈石窟监测中心,云冈石窟内各项环境因素的实时数据在大屏上不断闪现。这个监测中心拥有250个监测点,像嵌入各个洞窟的神经元细胞,时刻感知、传输着所有窟内的每一个细小变化。云冈研究院监测中心副研究员任建光表示,“除了数字化监测,我们还要一直对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数字化采集的数据由于其数据全面、成像质量高,在文物研究和保护研究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对文物数字化采集后可以进行3D打印,从而让文物“走出去”。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将完成全部石窟的数字化采集工程。

  云冈石窟文物保护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作为云冈研究院一名资深研究者,任建光见证了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工程的历程。从中国地质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硕士毕业后,任建光的研究方向是文物保护无损检测,工作涉及石窟病害调查、风化程度无损检测、日常环境因素监测、石窟危岩体加固、石窟岩体表面封护、石窟水患治理、防风化材料改性等方面。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石窟监测保护方面深耕细挖,先后独立或合作发表《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云冈石窟建造特征与水患的关系》《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云冈石窟砂岩风化剥落深度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云冈石窟保护中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多篇论文。在任建光看来,文物保护的前提是发现、分析、判断,如同医生治病,先确定病情,才能对症施治。地质学出身的他在云冈研究院遗产监测中心负责石窟保护监测工作,他的目标是做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任建光说,当好石窟的“全科医生”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有时还要有一颗“抗冻”和一往无前的心。大同的冬天特别冷,窟顶气温比地面又低好几度,寒风没有任何阻挡地吹,人穿着棉大衣戴着帽子捂着耳朵都觉得头吹得疼。但为了做好景区环境监测工作,任建光在窟顶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回到办公室,他也顾不得暖暖身子,又一头扎进那一堆数字之中进行测算。这一切,令监测中心主任员小中特别感动,在员小中眼中,任建光的拼命劲头值得团队中每一个人学习。对此,任建光只是“嘿嘿”一笑:“谁让咱爱上文物保护这一行呢,要做就要把它做好。”

  景区监测无小事。尤其是在夏天,如果突遇大雨,任建光也会撑着伞,快步走到石窟群,观察水量、水势,监测雨情对文物的影响。他说,身为国宝守护者,需吃得了苦、干得了活、耐得住寂寞,看到国宝在自己手中完好传承,再辛苦也值得。

  景区监测上台阶。任建光说,云冈石窟监测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保护试验工程,之后的“三年保护工程”和“八五维修工程”中也有延续。系统性科学性的监测方案则始于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五华洞保护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五华洞保护工程配套监测项目及其配套监测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均已完成,监测管理平台系统运行完善。任建光说,感恩云冈研究院这一平台,让他不断学习、精进。

  20年学术历程,满怀感恩。现在,任建光还会回到山西大同大学,和母校的师生一起探讨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技术。在他的心中,云冈学学院和物理机电学院是他永远的“家”。

 
     标题导航
~~~——纪念云冈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专题报道(五)
~~~——记云冈研究院监测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任建光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报道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天下大同 世界云冈
心中常驻芳华
云冈申遗20周年有奖征集活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