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以艺术之心致敬云冈

——记云冈研究院科研办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马丽霞

  本报记者 赵永宏

  “云冈石窟申遗成功,凝结着云冈人的努力和心血。20窟大佛前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令人难忘,这更加坚定了我为云冈事业奉献青春年华的决心。”马丽霞,这位在云冈石窟工作了27年的“云冈人”,一直以来坚持以艺术之心致敬云冈,在她看来,石窟艺术包罗万象,能在这里工作,是她一生的自豪,云冈艺术给了她无尽的灵感和智慧。

  马丽霞1994年从大同艺校戏曲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云冈石窟从事讲解、接待工作,青春梦想乘着艺术翅膀,启航职业生涯。在这里,她有幸结识了刘建军、赵昆雨、刘海滨、崔晓霞、张艳、解华、耿波等一批热爱云冈事业的同仁。老所长的谆谆教诲,同事的鼓励帮助,让马丽霞找到了“家”的感觉。

  谈到云冈申遗,马丽霞说,前期准备申遗工作是云冈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讲解员,她和同事不仅要做好对考察团的讲解工作,而且在细节上也要做好服务工作,从端茶倒水、整理桌面、布置会场,到资料收集、文件归档,每一点工作都特别讲究,在细节处彰显“云冈人”风采。从那时起,马丽霞感悟到,凡事只要用心,就一定会成就美好。这一个人心得,伴随着马丽霞之后的工作历程。

  2011年,她配合刘建军参与云冈博物馆的筹备工作。现在,她每次漫步在云冈博物馆,那造像展陈、布局风格,都让她深深佩服“云冈人”的智慧,艺术初心与使命让她继续为云冈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2020年5月,马丽霞担任景区融合实景乐舞表演《西天梵音》艺术总监。该乐舞是由现任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担任总策划并撰写脚本,特邀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编导冯魁进行舞蹈设计。冯魁也是马丽霞的老师,在和冯老师的沟通交流中,马丽霞进一步了解了云冈艺术的无穷魅力。乐舞紧紧围绕云冈文化元素,真实再现1500年前的云冈石窟和北魏盛世,全景展示曾风靡古代的“乐舞 ”这一古典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之美、豪迈之美和柔情之美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夏天,该乐舞在云冈第20窟大佛前定时演出,每场演毕,不少观众不由得发出“完美、震撼”的赞叹之声。马丽霞说,感恩云冈团队,给了她艺术成长的舞台。《西天梵音》不仅让跨越了千年的石窟艺术“活”了起来,更让观众感受到对丝路文化艺术的热爱之心。“只有走进观众的心里,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的传递。”马丽霞说。

  马丽霞喜欢英语,为了使自己的英语水平更加精进,她专门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学习。后来,她也参与了院内《中国石窟艺术——云冈》《云冈石窟研究院院藏文物精粹》图版说明的翻译工作,并承担部分英文课题研究,发表了一些英文论文。另外,她还撰写了《云冈伟观第6窟》《浅谈讲解员的仪态规范》《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云冈石佛陶眼回归记》《聚焦北魏历史文化· 展示云冈艺术遗珍——走进云冈博物馆》等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学术类杂志发表。戏曲专业毕业的她一直对云冈艺术情有独钟,她承担的“云冈石窟舞乐研究”课题研究曾获得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从云冈申遗时期“云冈人”工作、劳动、生活的老照片,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群甘于寂寞、埋头石窟、艰苦朴素的云冈文化研究者、保护者工作的艰辛。以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为榜样,现在,马丽霞正在整理云冈乐器的相关资料,为正在规划中的丝绸之路博物馆承担部分准备工作。

 
     标题导航
~~~——记云冈研究院科研办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马丽霞
~~~—纪念云冈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专题报道(六)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画刊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文件
   第07版:广告
   第08版:走进云冈
以艺术之心致敬云冈
天下大同 世界云冈
云冈申遗20周年有奖征集活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