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用活非遗资源 助力古城复兴

——访市政协委员刘东

  “保护和开发大同本土非遗文化,邀请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参与古城发展建设,可有效涵养古城人文生态、激活古城功能格局、促进地方文旅融合,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市政协委员刘东表示。

  刘东委员建议,要鼓励非遗传承人结合大同人文历史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遗文化故事,让古城有人气、有看点、有韵味;要扶持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提高古城不同区域产业转化和文化涵养能力,不断培育发展动力。他表示,要以非遗项目引入投资,率先打造一批代表度高、变现性强的项目,实现“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带得走、传得开”,并在保障基础服务的同时,形成以非遗项目为核心、文旅商业并进的差异化内容集群,全面促进文旅融合;要合理利用非遗文化,紧跟全域旅游发展趋势,借助非遗文化影响拓展非遗资源利用,发挥技术聚集效应,探索大同非遗文化与数据产业结合之路,逐步将各类商业资源吸引回古城,将古城变为旅游集散和周边文化服务的枢纽中心,切实推进古城文旅产业大复兴。 本报记者  张世敬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专题报道
   第03版:两会专题报道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走进云冈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奋进新征程 再谱新篇章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市政协委员分组审议两项报告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以临空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创建恒山5A级景区 助力旅游目的地建设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用活非遗资源 助力古城复兴
市人大代表 陆续报到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关于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的决定
打造本土“互联网+智慧交通+生活平台”
图片新闻
加快建立“校内午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