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直播,让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的王尚军内心特别激动。作为有40年滑龄的冰雪运动爱好者,王尚军从十几岁时“初试冰刀”,到如今年近六旬仍驰骋冰场,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从组织公司滑冰协会,到参与省市多个冰雪项目,王尚军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担当教练员、指挥员,以他的真诚和热心赢得众多滑友的好评。
王尚军说,上世纪80年代,大同市冰上运动就已经初具规模,大同机车厂、原大同铁路分局、大同齿轮厂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冰上运动,以丰富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就拿我所在的大同齿轮厂来说,冰上运动给职工增添了无限乐趣。”王尚军告诉记者。1989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大同齿轮厂工作。当时工厂对面是大同公园,穿过西门,进入公园就可以看到一个“冰场”。厂团委为滑冰爱好者提供了40多双冰鞋供大家玩,王尚军作为团委骨干,经常带着同事一起去滑冰。慢慢地,王尚军的滑行水平就提高了,租借的冰鞋也不能满足王尚军的“滑兴”了。“当时我只有77元的工资,用了60多元委托搞体育的同事捎回一双黑龙牌速滑冰鞋。从此,我的玩劲更大了,每天早上6时左右天还不亮,就约上三五滑友一起开滑,到天亮已经滑了100多圈了,技术和体能也提高很快。特别是在师兄的带领下与几个滑友模仿运动员从短道速滑起步,七八个人一字排开一齐起跑,那场面真带劲。休息时间,我们还骑着自行车去儿童公园、兴国寺和那时的大同矿务局冰场滑冰。”王尚军回忆,“那时的玩性真大,每天早上两个小时,有时中午一个小时,碰上休息天几乎一整天,从不感觉累,在业余爱好者中,滑冰技术我们齿轮厂的七八人可以说是比较好的,市里举行的比赛,大同齿轮厂的职工屡屡获奖。”说到这里,王尚军的眼里有一丝自豪,滑冰为他创造了工作的快乐和职业的荣誉。1989年至1996年七年时间,王尚军在大同市各种比赛中几乎年年都能取得好成绩。当年的王尚军对滑冰有一种痴爱,他利用到北京出差的间隙,花掉工资的多一半买了一身桃红色速滑服,至今这身衣服依然保存着。
2011年,王尚军所在单位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搬到了新厂区,花园式的厂区里有一个30亩大的人工湖。重视文体活动是单位多年来形成的好传统。为此,公司支持职工成立了滑冰协会,协会50多名会员在湖面冰场上风驰电掣成了公司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从滑冰到滑雪,王尚军一直喜欢尝试着多样的精彩。从本世纪初开始,他一有时间就和滑友去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的滑雪场开滑。这其中有乐趣,也有教训,但在王尚军看来,每一次都是一种经历与财富,都会悟出人生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