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壬寅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古城大同的宁静,因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市民被封控隔离不能与家人团聚,更多人勇毅逆行,奋战在战“疫”一线,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委网信办、市文联、市文旅局、大同日报社、大同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动员我市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创作,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作品为隔离人员及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送祝福、送温暖。以“艺”抗疫、致敬不凡,系列文艺作品不仅展现了党和政府对隔离人员的深切关怀及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展现了万众一心、共同战“疫”的决心和毅力,为战胜疫情凝聚起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本报今日推出大同文艺工作者战“疫”作品专刊,撷取部分作品刊出,以飨读者。
1月23日,大寒第三日,临近春节,街边行道树上挂起了一串串红灯笼,大同市民沉浸在节日气氛里。
天刚麻麻亮,王京和妻子钟燕先后接到单位通知:云冈区发现了疫情,要求全员上岗。于是二人从床上爬起来,把儿子小虎叫醒,送到一楼爷爷奶奶家,匆匆拿上洗漱用具,去各自的单位报到。
王京和钟燕,一个是云冈公安分局民警,一个是云冈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2020年驰援武汉,钟燕是全单位第一个报名的人,也是单位里支援武汉的第一拨人;王京也不甘落后,多次要求到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卡口去执勤。
封控小区里忙碌的除了公安人员、医务工作者,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和许多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区县,编成了不同的小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天要上门给每户居民做一次核酸检测,要对小区里的路面、楼梯、垃圾桶等进行消杀工作,还要把新鲜的蔬菜、肉、蛋、奶等物品送到居民家里,同时还要对情绪有些波动的居民做些疏导安抚工作,事无巨细,方方面面,不能遗漏了一户一人。
为了安全,封控区里的工作人员要统一住到宾馆里,每天上岗前都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为了避免工作期间上厕所,他们尽量少吃饭、少喝水。王京和钟燕每天6时30分就起床,做好准备工作后就从宾馆出发赶往封控小区。钟燕和同事们做核酸检测时是两人一组,每次要完成两个单元30多户居民的采集任务,每次工作结束后,衣服都湿透了,似乎是洗过桑拿一般。她们每做一例核酸检测都用酒精把手擦拭一遍,几天下来,反复操作,手红肿得如同红萝卜。
王京和钟燕不在一个小组里,不是经常能碰见,每天忙到很晚回到宾馆后,两个人才会拿出手机聊上一会儿,相互加加油、打打气。有时候聊着聊着,就没了说话声,只剩酣睡声了。他俩有时会在小区路上或楼梯口遇上,两人都穿成了“大白”的样子,护目镜片上氤氲着一层雾气,王京看不清钟燕那好看的双眼皮,钟燕也看不到王京那颗小虎牙,两人只能用手势交流,旁人不明白,只有他俩心里清楚,告诉对方“做好个人防护,早日回家跟小虎团聚”。每次交流完,王京总会目送钟燕先行离开后,他才默默地走开。
1月31日,是除夕。王京给小区里的吴奶奶送完菜后,看见钟燕端着采集容器从王婶家里出来。她用手势告诉他“她想小虎了”。他用手指指自己的心比画着——“他也想儿子了,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他们会很快见到小虎。”钟燕流着泪离开了,望着妻子那熟悉的背影,他也泪目了,几天下来,她愈发瘦弱了。自打结婚后,两个人聚在一起过节的时候屈指可数,不是他不在,就是她不在,或是两人都不在,他俩似乎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好在儿子小虎有爷爷奶奶照看。小虎,是虎年出生的,今年是孩子的本命年,原本准备一家子过一个团圆年,那也是他们共同的期盼,谁想疫情突发,希望成了奢望,只能耐下心来安抚儿子了。
云冈区的居民们也是猝不及防,没有想到危机离他们竟然如此之近。云冈区发现疫情后,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并迅速开展防控处置工作。
今年的大年是别样的大年,而他俩早已习惯了在岗位上过节。前年武汉疫情肆虐期间,王京母亲正赶上生病住院。那天正好是庚子年元宵节,本想陪着母亲在医院过元宵节,可是接到了分局到卡口执勤的命令,没有办法,王京只好把母亲托付给妻子,当晚7点准时赶到平旺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卡口去执勤。凌晨两点,当勤务结束返回医院时,王京望着熟睡的母亲和妻子,心里除了愧疚还是愧疚。以往的除夕,不是王京在灯会现场的城墙上执勤,就是钟燕在医院里值班,过年吃顿团圆饭对他俩来说似乎成了难事,每当春晚主持人向坚守在岗位上的同胞拜年时,王京和钟燕就成了那群被慰问的对象。
钟燕的背影从王婶家的楼梯口消失了,王京的泪眼再次模糊了。钟燕在王京眼里就是最美的女人,穿啥都好看。也许是工作忙的原因,也许是缺乏浪漫情怀,自打结婚后,王京从未给钟燕买过一件衣服,哪怕是一件小褂。
王京已经想好了,等疫情结束小区解封后,要买件漂亮的衣服送给妻子,来弥补一下心里的那点缺憾,即使贵点也无所谓。好在,这一天也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