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董芳) 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工作室建设,经基层推荐、组织考核,近日,我市再添53个市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市总工会坚持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强力推进广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将企业爱钻研、肯攻关的优秀人才“孵化”成为出类拔萃的技能大师和技能领军人物,影响带动广大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转型发展的大潮当中。从2014年至今,我市获得国家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的有1个,省级30个,市级190个。
据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负责人介绍,新增的53个市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包括煤炭、手工艺、餐饮、农产品加工、畜牧业、新媒体传播、环卫等行业。其中“大同市优秀创新工作室”22个,“大同市创新工作室”31个。每个“大同市优秀创新工作室”和“大同市创新工作室”还将分别获得市总工会5万元、3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