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党委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在教学改革、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全面进步,这些成绩是全体教职员工担当使命、努力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扎实做好思政工作。学校以“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为抓手,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青马工程”建设等活动中,形成校内外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邀请省学雷锋道德模范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巡讲团、党史专家入校,为师生作教育专题讲座;召开思政课专题会议,要求思政课教师知行合一,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组织学生参观校图书馆展厅,观看经典历史影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师生从中加深了对党的辉煌历史的认识,激发了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全面推动学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学校成功申报山西省教育厅思政课程改革专项课题,成功入选省百名思政课教师优秀“党史微课”3节、省百名大中小学生“讲党史故事”优秀微视频1个、省党史教育“五个一”活动优秀学习体会文章1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举办校内教学能力和师生技能大赛,以赛促教,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集体教研、课题教研、教学研讨,成立中青结合、新老帮扶、互帮互学小组,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优秀教案评比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学教研稳步提升。学校认真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升本升学率呈现良好态势,2021年应届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达51.3%。学校坚持以系部为单位开展每周教学教研活动,并组织编写《教科研动态简报》6期;开通“中国知网”账号,为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数据平台支撑;积极研究出台《教职工科研任务指标及考核办法(试行)》;制定并实施《校级课题申报管理制度》,截至目前,该校思政部、中文系、艺术系、外语系等共计申报6项省、市级课题,3项专利申报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招生就业多元发展。2021年,学校扩展省外招生生源地,录取新生1964人,在校生规模突破5800人,专升本升学率连续达50%以上。采用“线上+线下”招聘会方式,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截至目前,2018级毕业生就业率达85.99%。学校组织2019级学前专业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切实推动产教融合取得教育实效。
推进校园安全工作。学校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两个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带班领导24小时上岗值班制度、校园出入登记制度;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班主任每月上一节安全课,做到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扎实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加强教育类知识法规的宣传;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每周深入教室、宿舍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食堂管理,进行专项整治,改善餐饮服务水平。多措并举落实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维护学校安全平稳运行,实现了校园食品卫生、人身伤害、火灾等安全零事故。
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帮扶村,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指导;为阳高县下神峪村投资17.4万元维护百亩杏林基地和南沟湾经济林基地,协助完成两基地的林下套种;全年共投入32万余元,用于下神峪村的帮扶工作和爱心超市运营。接下来,学校将持续发力、统筹谋划,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大同师专将继续围绕内涵发展、转型升级、教学改革、维护稳定等中心工作,强培训提素质、聚人才用贤能,精准定位学校发展方向,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职业技能型高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