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丰曼) 编制立法规划是推进高质量立法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目前,《大同市第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22—2026年)》已于2022年4月26日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6月1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锦及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详细解读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22—2026年)》包含立法项目25件,分别是:大同市湿地保护条例;大同市长城保护条例;大同市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条例;大同市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大同市大清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大同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大同市城市居民二次供水管理条例;大同市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大同市博物馆管理条例;大同市亚高山草甸保护条例;大同市电动车管理条例(修订);大同市养犬管理规定(修订);大同市体育市场管理办法(修订);大同市殡葬管理办法(修订);大同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大同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修订);大同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修订);大同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大同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和管理条例(修订);大同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大同市水资源管理办法(修订);恒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订);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修订);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工作条例(修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上位法的制定或者修订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立法规划项目并及时调整。
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还就此次五年立法规划如何形成,五年立法规划安排的重点立法项目都有哪些,落实立法规划有什么具体举措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