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 珂
走进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人们都会在校园墙壁上的系列剪纸作品前驻足观看。这些作品都是由该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学生创作的,是市职教中心“巧手剪瑰宝 匠心传非遗”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建设的一部分。
踏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面对新课程改革大趋势,市职教中心运用新课标理念发挥特色教育功能,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培养新时代的“特色文化工匠。”
该校专门成立了由工艺美术大师曹秀云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剪纸文化研究工作室,倡导“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华文化、严谨工作态度、创新设计理念”的剪纸匠人精神,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育人铸魂这个关键,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支部、进班级、进课堂、进专业、进楼道、进社团、进社会、进家庭……成功打造“巧手剪瑰宝 匠心传非遗”特色文化育人品牌,该品牌在今年山西省职业教育铸魂育人“三个一工程”评比中榜上有名。
围绕“巧手剪瑰宝 匠心传非遗”,该校重点建设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智能平台宣传传统文化精神,在条幅标语、图片墙报和校训、校风、学风等标语中发扬优良传统和工匠精神,打造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该校将党建工作和“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有机融合,组织各班级积极开展以“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主题班会、征文、讲经典故事和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及志愿者服务等,特别建立了由百余名爱好者自愿参加的爱剪社团,全面展现出学生心中的传统文化认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全方位搭建“剪纸文化”平台,建立完善剪纸手工实训室、剪纸社团、展厅、工作室,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开辟剪纸作品宣传专栏,利用校园广播、媒体报纸等载体,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培养时代匠人。
自去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校剪纸社团的学生在学习党史的基础上,将剪纸艺术和学习党史故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双双巧手,用传统艺术讲好红色故事,再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让红色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年“七一”,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学生们还设计制作了主题为“不忘初心学党史 巧手剪彩颂党恩”的大型剪纸作品14幅和主题为“党在我心中”“我心中的革命人物”系列剪纸作品共40余幅。其中,7幅作品被选送参加山西省第十三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并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今年,学校又新创作了“剪纸传非遗 纸韵雷锋情”“剪二十四节气 学传统文化”等系列剪纸作品120余幅。
据悉,为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该校目前正在整理古都大同文旅剪纸系列作品、长城文化系列作品,筹划编撰剪纸成果画册。剪纸艺术引领学生致真、致诚、致新、致美、致勤、致劳,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