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红)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求各县区和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采取10项举措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知晓度活跃度和满意度。
为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印发了《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使用管理手册》,要求各县区和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大力培养基层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业务骨干。同时提出,要强化培训,对全市志愿服务骨干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基层志愿服务骨干熟练使用信息系统的能力。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课题研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志愿服务项目,适时举办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要强化督导,把志愿服务活跃度纳入创城办督导督办内容,盯着问题抓推进,跟踪问效抓落实。要强化激励,按照《大同市志愿服务激励办法》要求,第三季度市文明办将开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的宣传推选活动和志愿者星级评定活动,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落实激励措施。要强化阵地建设,依托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市文明办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疫情防控工作,在市级媒体发出倡议书,动员全市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知晓度、活跃度和满意度。要进一步规范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在全市强力推进“一张网”注册管理志愿者,用好中国志愿服务网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注册管理,在网上申请项目、开展活动,记录服务时长,依托信息系统提升志愿者活跃度。要探索“三结合”工作机制,将提升志愿者活跃度与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五大群众性创建工作)相结合、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与大型赛事保障活动开展相结合。要动态跟进补录,市文明办将会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及时收集志愿者服务信息,帮助县区志愿服务队伍查遗补缺,协助完善网上信息申报,补录服务时长等相关工作。要专班化推进,市文明办拟会同创城办、市委办督查室等相关职能科室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专班专项督导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测评指标任务。与此同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求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按照“着力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城市新名片,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树立全社会崇礼尚德、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美誉度”的要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结合推动窗口单位、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点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微笑服务”活动,积极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文化风尚,努力推进我市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