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万亩黄花采收忙

□ 本报记者 申力

  地里黄花香,农民采摘忙,摘得花万朵,共奔致富路。连日来,天镇县1.5万亩黄花迎来丰收,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早在花苞还泛绿的时候,该县玉泉镇李家庄村就组织村里黄花采摘能手、熟练工对采摘人员进行集中统一培训,让大家掌握采摘技术,保证全村2000亩黄花的采摘质量,做到应采尽采。进入采摘期后,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杰不仅带头在黄花地里劳作,还全力保障采摘用工需求,带动脱贫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

  7月19日凌晨4时,赵家沟乡范牛坊村村民范建华的家里就亮起了灯。简单地洗漱之后,范建华和老伴戴上草帽,背起背篓,搭上乡里免费的劳务直通车,来到15里外的杨家庄村黄花基地摘黄花。

  “每年这个时候,乡政府都组织我们来这儿摘黄花。去年干了20来天,挣了5000多元。今年再挣5000元应该没问题!”范建华聊着天,双手一刻不停地上下翻飞,准确地摘下成熟的黄花。几个小时后,这些鲜黄花将送到当地的黄花加工合作社,集中蒸制、晾晒、储存。

  早晨8时许,杨家庄村黄花收购现场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村民宋有和妻子也在这熙熙攘攘的队伍中。排队、装筐、上称、现场结算……宋有两口子当场就拿到了500多元现金。“一年就盼着这几天了!当天采摘、当天结算,收购价格合理,还不用担心工钱,明儿还来哩!”宋有高兴地把钱揣进口袋。

  7月20日,走进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黄花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清洗、蒸煮、翻晒黄花菜,好一派忙碌景象。晾晒场上,一根根蒸煮好的黄花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芒。合作社负责人张佃宏说:“进入采摘期,咱就等着数票票哇!”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一株忘忧草,万户乐眉梢。今年以来,天镇县围绕“立足一个门户、做好四篇文章、走出六条新路”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特”“优”战略,突出“稳面积、增产量、提效益”,把黄花产业真正做成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黄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75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

  天镇县还积极培育黄花龙头企业2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创办了黄花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采摘管理劳务和收益分红,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该县依托同兴源果蔬开发有限公司、博诚蔬菜有限公司推动冰鲜黄花、干黄花等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促使全县黄花产业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营、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习近平向第二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致贺信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山西国家调查队系统综合业务知识第二期培训班在同开班
2022年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亚洲第七园开园
我市聚焦跨境电商 培育全新发展体系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提升人大工作实效
图片新闻
万亩黄花采收忙
党建引领固本强基 “六抓”赋能基层治理
大同市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投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