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云峰
“大同应该充分发挥能源大市的使命担当,在推进全省乃至全国能源革命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就是说,大同不仅要做好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文章,同时也要做好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文章。”9月2日,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武强在结束主旨演讲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煤炭利用过程中,清洁化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低碳化。”武强院士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CCUS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和CCS技术(碳捕获与封存)。“加大这两项配套技术的研发,可以给传统化石能源赋予新的生命力,推动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的需求。”
“大同有地理优势,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尽管装机容量大,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稳定性不高,发电量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对此,我们就需要利用调节技术,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幅度。比如,储能技术、调峰填谷技术以及柔性分布式电网技术等。”武强院士说。
武强院士认为,“传统火电+CCUS技术”“可再生能源+调节技术”是未来中国能源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主要模式。“2030年之前,我国能源发展将以‘传统火电+CCUS技术’模式为主;2030年至2060年之间,两种模式将处于共存的状态,彼此形成互补;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后,显然将以‘可再生能源+调节技术’这一模式为主。大同也应该坚持这两种主要模式的研发推进工作,为绿色低碳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