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同开化寺的前世今生

大同市博物馆 于佳 赵祯

  一、大同开化寺的建造年代

  根据明清时期地方志如乾隆时期《大同府志》、道光时期《大同县志》及顺治年间《云中郡志》记载:“开化寺在府治东南,原为佟公祠,顺治十年建,十五年知府蔡永华移佟公像于后楼,其前殿别塑文昌像,更今名。康熙初,秀水朱彝尊撰记,今寺无此碑 ”可知,大同开化寺之名始于顺治十五年(1653年),前身为佟公祠,为纪念佟养量功德而建。据《山西通志》“国朝顺治五年移镇阳和,大同废,不立官,八年总督佟养量、巡抚陈伟疏请复移大同” ,经过姜瓖大同反正(又称戊子之变)后,大同城被废弃成为空城,顺治六年(1649年)佟养量接替耿焞成为新的宣大总督,顺治八年(1651年)正式提出了恢复大同城的想法,“骸骨徧野为敛而葬之,又建报忠祠” ,重建观音堂,重修云冈“同升、灵光、镇国、防国、崇福、童子、能仁、华严、天宫、兠率(音兜率)”十寺,同时他还“修学习礼教射其中”, 减赋税,“云中人至今感之” 。可见,佟养量为复建大同城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清代大同城的雏形。顺治十五年,知府蔡永华置文昌像于前殿,并更名开化寺。

  二、开化寺与文昌帝君

  开化,本有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之意,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据《开化寺碑记》记载,文昌帝君“绿衣乌帻,俩童子夹侍,执白马于前” ,俩童子分别被称作天聋、地哑。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意思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以免天机泄漏。文昌帝君为道教及民间所信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与梓潼帝君张亚子有关,传说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噫乎甚亦道书称帝君之神,屡降于世必为王侯将相,其可知者在周为张仲,在晋为凉王吕光,五代为蜀主孟昶予”, 在后秦之世为张亚子。其为人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爱民如子,受到学者广泛尊崇。清代关于文昌帝君的信仰成为正祀,仕人拜文昌帝君者甚至多过孔子。每年文昌帝君诞辰(农历二月初三),历代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帝君的活动仪式。而在民间,凡是读书人也必要奉祀文昌帝君。历代官府也都要通令天下学校,来奉祀文昌帝君。

  开化寺虽名为寺,却供奉道教文昌帝君,开化寺为佛教场所还是道教场所,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按《大同县志》目录的排版,开化寺属于卷五营建卷的寺庙。关于供奉文昌帝君的开化寺名称的来历,笔者推测是据元代俞希鲁所撰《至顺镇江志》记载元佑三年“进封梓潼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而来。

  三、大同地区的文昌、魁星与孔圣崇拜

  云中学舍始于北魏,为中书学,辽代大同府有国子监,金代为太学,至元而始为大同县学。“云中为汉唐用武之地……科举宋元以前寥寥也,迨前明而科甲称盛然必读书而无愧于科明 ”。受明清社会重视科举考试的影响,大同明清时期建有多座魁星楼、府文庙、文昌祠等,百姓拜魁星、孔子、文昌帝君成为风尚。大同市平城区仍现存或复建有魁星楼、府文庙等。种种建筑也是大同地区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反映。

  明清时期,各地集众多力量兴办学校、义学、书院等发展教育,其中很多学校设在文昌庙内,或者在兴办的学校内创建文昌祠、阁 ,如此,文昌信仰也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得到传播与发展。以大同为例,《大同府志》记载“文昌祠在学宫南壁,洪武知州陈立诫建……文昌宫在学宫右,正殿三间……文昌阁在大成殿东南……” 由此可见,大同地区对文昌帝君的崇拜已经融入了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教育的重视大大促进了大同地区人才的培养,涌现出大量的文人义士,《大同县志》科举篇记载明永乐至道光年间,大同共出举人、进士200多人,官至巡抚、侍郎、知州等,著名的人物有栗毓美、李殿林等。

  四、开化寺的今生

  20世纪50年代末,开化寺成为“雁北公安督察处”的驻地。开化寺的轮廓清晰可见,当时的开化寺旧址拥有完整的三进院落,南面临大西街开化寺门。从大同市旧城资料来看,开化寺建筑物大门两侧建有八字壁,再往两边是整齐的院墙。进入大门,是一面照壁。开化寺的西侧为师校街,东侧则是一间间临街的商铺房屋。到20世纪50年代末甚至是六七十年代,该寺寺址仍旧保存完好,建筑都具有明显的寺庙特征。

  20世纪70年代,开化寺的大门房屋和八字照壁均被拆除,街道两旁兴建起了临街商铺,寺南一进院落因此不复存在。

  随着大同古城内古建筑复原工程的开展,开化寺在原寺址的基础上进行了复建和修缮。经过修复后的开化寺,如今呈两进院落,占地2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在2016年6月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开化寺至20世纪70年代末寺址仍旧保存良好,这也为现在开化寺的修复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大同市博物馆在此成立大同市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成为一座主要展示辽、金、元时期大同地区出土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特稿
   第08版:文旅
“微笑大同 最美笑脸” 有奖征集作品选登(21)
梳理辽金元文脉 探讨元好问学术
“欢庆中秋国庆 喜迎党的二十大” 主题征联作品选登②
抢先看!新潮不断的大同市第三届乡村艺术节今年这么玩
大同开化寺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