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史涌涛
从“大同古今”的内街拾级而上来到一座建筑的二楼平台,令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赞叹。通透明亮的蓝天下,恢宏的四牌楼似乎触手可及,街对面的代王府殿宇嵯峨,眼前的古城景观格外开阔,古城内的一座座门楼、一个个院落、一条条古巷子,无不彰显着古都大同的独特气质与深厚底蕴。而这处屋顶花园,亭廊深深,和风雅致,以匠心的营造,从迎客、通幽、聚缘、庭光、携福、流连等顺次,通过虚实空间的演绎和层次变化,带来一景一境的多重递进体验,让人倍感古朴大气,雅趣闲适。记者暗想,建成后若来这里小酌赏景,定当倍感心旷神怡。
“‘大同古今’项目就在古城的核心点位上,我们在建设时,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古城新地标和城市新名片,探索古城创新型沉浸式场景示范模式,努力提升项目文化价值。”该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说。诚然,紧邻古城核心点四牌楼的“大同古今”项目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地段优势,四牌楼见证着大同的悠久历史,承载着大同的厚重文化,已成为古城文明的象征,让人由衷对“大同古今”的前景充满期待。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采访时,记者看到,“大同古今”项目的主体建筑均已完成,正在进行细节雕琢及油饰彩绘工作,青砖灰瓦,广亮垂花,歇山卷棚,砖雕彩绘,建筑风貌古色古香,屋脊处的吻兽、垂兽也雕造得格外用心,颇见匠心,与四牌楼气韵相和、典雅交映。据介绍,“大同古今”项目将围绕泛文旅、大局化、场景化、新内容、新玩法、常更新六大核心竞争力,形成餐饮、旅游、文化多元素交织脉络,打造成为一个文化体验、美食文创、沉浸演绎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项目。
“大同古今”项目看上去并不大,但通过精心营造,内部别有洞天,建成后,除面向四牌楼对外开放,内街还有一条“古今巷”品牌街区,蜿蜒曲回,四通八达,营造出特别的历史感与空间感,用格调体验吸引游客。项目负责人说,大同古城交通脉络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构成,它们经纬交错,错落有致,小巷连着大巷,小街连着大街,街、巷、角四通八达,东西南北井字形排列,规整有序,相互连通,但这些街巷都以标志性建筑四牌楼为核心。“大同古今”项目则以“中国非物质文化演绎广场”为中心,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大同古城的微缩空间体验感。项目筛选精致的中外美食,打造多彩丰富的美食特色体验,老店新颜,古味新生,并充分利用当地特色,通过大排档、地道馆子的运营,突出大同市井烟火气,展现沉浸式文化场景,带来别致体验。
据了解,“大同古今”取意“天下大同,古往今来”,志在以古城核心的深厚地脉价值,奠定大同古城的区域价值,加以复兴古城文化产品价值,引入非遗表演、情景体验等,传承发扬悠久历史文化,保护继承文化遗产,让古城文化焕发新生力量,让内容引擎成为项目支撑,同时常更新常调整,始终保持项目体验新鲜感。
“以史为基,以城铸魂,以戏动情,以景造梦。“大同古今”项目致力打破时空界限,革新传统文旅体验方式,使其成为人们感受大同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项目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