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推进法治大同“一规划两纲要”落实和全年重点工作,有力服务和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法治大同建设、司法行政开启新征程积蓄了新动能、增添了新优势。
推动法治大同建设迈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市司法局锚定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大同,推动法治大同迈上新台阶,在全省率先起草出台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实施意见等多项方案,成立全省首家“法考”基地。全面完成法治为民实事十大项目,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大同市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举措》,强化法治人才培养。加强校地合作,与大同大学共同建立大同市全面依法治市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基地。
开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
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市司法局在全省首家聘请第三方团队对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进行评议,率先开展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创优法治营商环境。推动55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到乡镇(街道),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改革。组建行政复议专家库,稳步推进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在全市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
优化法律服务实现新进展
市司法局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拓宽便民渠道,延伸服务触角,细化法律服务内容,优化法律服务方式,先后筹建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建高水平法律服务团进开发区、国有企业等,深入开展服务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国资律所改制工作,全市无律师县全部摘帽。组织开展“一社区一律师”活动,编制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指引,进一步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万所联万会”“法治体检”活动,在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市侨联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优化114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证业务,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1万人次。
在平安大同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市司法局始终把城市平安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群众拥有安宁住所、安康生活、安全环境,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矫正新平台”试点工作,对社区矫正对象电子定位实现了全覆盖。部署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年”活动,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率为100%。推动“两所”连续21年实现了“六无”工作目标。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27万件,创建15个“枫桥式”司法所。
□ 本报记者 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