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苑捷) 春日的田间地头,农机隆隆作响,拖拉机、旋耕机、施肥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来回穿梭作业,为忙碌的春季农业生产增添了一抹亮色。为打赢全年生产第一仗,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和农机经营主体抢抓农时,3万多台各类农机齐上阵助力春耕春播,有效加快了春季生产进度。
在灵丘县柳科乡,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20多台大型机械投入春耕春播,过去半个多月才能完成的春耕任务,现在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九分山水一分田”的老区灵丘县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幅提升。
据灵丘县农机发展中心主任高崧介绍,全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机械化耕地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9%;机械化播种面积31.6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21.7万亩、机械化施肥面积13.5万亩。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坚持以抓装备强支撑、抓科技添动力、抓服务增效益、抓农时促丰收为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机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1%,全省增速排名第一;农机总动力达到127.95万千瓦,同比增速5.9%,全省增速排名第一。
目前,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2.49万台,拖拉机配套农具保有量达3.33万台,农业机械化正向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机械耕整地408.83万亩,完成机播面积345.35万亩,完成机收面积229.21万亩,为我市连续丰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农业机械化助推我市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我市深入实施机械强农行动,统筹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技术推广、托管服务等工作,精准规范落实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方式,不断提升实施补贴政策的便利程度。近3年来,全市共投入购机补贴资金10283.78万元,补贴机具6658台(套),受益户数4702户。
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和种粮收益的持续增高,调动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从而加快了农机普及进度。“现在由于粮食价格上涨,老百姓种地积极性提高了,购买农机具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购买拖拉机等农机具,国家都有补贴,所以老百姓的购置力在逐渐加强,农机销量也在逐年增加。”大同久丰农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郭树平说。
据悉,目前全市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327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44432人,农机作业服务收入63609万元,初步实现了从春种到夏管再到秋收的农机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