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处处有风景、时时有风情,八方皆锦绣、四季总相宜,是旅游康养的最佳目的地。”“恒久北岳,厚道浑源,我们一定会让快乐的人到浑源更健康,让健康的人到浑源更快乐。”……4月23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会议中心,一场充满浓厚浑源本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的文旅康养推介会吸引了众多目光,浑源县委、县政府向首都人民和四海宾朋发出邀请,欢迎到浑源出游度假、康养身心。
近年来,浑源县持续推进“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发展战略,厚积生态文化底色,丰富文旅康养内涵,激发“厚道浑源”内生动力。“五一”前夕的这场推介会点燃了“浑源旅游热”,“五一”期间,浑源各大景点游客爆棚。这也坚定了浑源走好旅游康养路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我们要锚定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目标,全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结构升级、要素聚集、链条锻造,形成全民、全域、全时文旅康养发展新格局。”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承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康养外溢群体,依托风景名胜、绿色生态、温泉湿地、恒山黄芪等优势,推进发展集文旅康养、生态康养、中医康养、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复合型康养产业,聚焦东葫芦头、龙蓬峪、莲花山等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特色康养产业集聚区,构建串联全县旅游景区景点、民宿客栈、宾馆酒店,覆盖全域、全龄的多维度康养服务体系,打造浑源自有康养品牌。
浑源县走出的旅游康养路是我市近年来聚力打造康养产业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和支持的康养城市、全省康养产业先行先试的示范城市,我市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晋冀内蒙古交界、身为京津冀地区辐射大西北的桥头堡、连接京津冀经济圈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四季分明、植被独特、地貌丰富、风景秀丽;素有“清凉夏都”之称,“大同蓝”“大同绿”“大同清”生态品牌闻名遐迩;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独特气候条件孕育了谷子、黍子、荞麦、高粱、豆类、马铃薯等30多种名优特色杂粮产品,具有很高的食疗养生价值;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经探明的野生中药材品种达600多种,其中尤以黄芪、黄芩、柴胡、甘草、麻黄等量大质优,是中国北药的重要产区。
凭借着独特的区位、气候、产业优势,2016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大同市建设综合康养产业区”。
美好的蓝图需要奋斗来绘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创建国家综合康养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抢抓康养产业发展机遇,乘着全省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春风,努力走出宜居、宜养、宜游的康养产业发展之路。全市完善康养产业规划,整合各类优势资源,编制完成《大同市“十四五”康养产业区规划及桑干河片区行动计划》初稿,起草完成《大同建设综合康养产业区若干政策措施》《大同“十四五”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康养产业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以建设综合康养产业区为引领,我市规划了以“养生·养心·养老”为主题的四大康养主题片区,即东部以浑源、阳高、天镇为主题的温泉康养片区,南部以十里河、桑干河、农业为主题的生态康养片区,西部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文化康养片区,北部以长城一号公路为主题的运动影视康养片区,通过串珠成链,逐步推动多种康养业态融合发展。
桑干河森林康养小镇、黄经世家中医康养小镇、世家生态康养小镇、星云康养社区……经过几年的倾力打造,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我市先后培育了43家中小微康养企业,布局了一大批重大康养项目,全面打造具有大同特色的康养基地,形成了多点绽放、全面开花的蓬勃发展之势。
走进云冈区高山镇若亲敬老中心,远远地就听到院子里传出阵阵欢笑声。老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扑克,有的在看电视……干净整洁的小院里,处处可见温馨的画面。“吃完饭和大家聊聊天、打打牌,过得可心宽呢。”刚刚吃过午饭的张兰仔说起生活上的改变,笑得合不拢嘴。
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康养产业发展的先行先试者,我市积极发展社会康养产业,探索实施农村“颐养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老人的生活品质。
据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在持续完善法规政策的基础上,我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仅2022年,就安排620万元用于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2000万元支持云州区建设区级康养服务中心项目,500多万元支持阳高县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络,争取省级资金906万元支持5个县10个乡镇敬老院实施改造提升和消防安全达标工程,统筹乡村振兴资金1500万元为53个村试点建设农村“颐养之家”,全力推进县(区)、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已将《大同市养老服务条例》制定列入地方立法计划。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创建20个智慧康养示范社区,并被列为市政府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近日,我市出台了《大同市创建智慧康养示范社区实施方案》,将依据科学布局、盘活资源、社会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分别创建10个市级康养示范社区和10个县级康养示范社区。
当前,全市上下把推进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通过政策推动,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步伐,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康养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和打造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康养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全市康养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依托国家‘综合康养产业区’金字招牌,立足大同独特的文化优势和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国际化康养发展平台,叫响‘康养大同’品牌。”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今后要积极培育康养产业新热点,激发大同康养产业内生动力,将大同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舒适、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示范标杆,助力大同打造国家级综合康养产业区、中国气候康养目的地、国际康养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