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董芳) 眼下正值求职季,许多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职场,但一些不法分子专挑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求职者进行欺诈。市人社局提醒广大毕业生,要小心“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局。
据了解,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坑”主要有: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冒充或伪造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骗取求职毕业生信息,然后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即便其提供了岗位信息,往往也是与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虚假的就业岗位。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以招聘为名,收取高校毕业生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原先承诺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又没有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此外,高校毕业生还有可能掉入传销、合同、试用期和信息陷阱。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要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求职。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不盲目轻信,接到招聘邀约后,尽量多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朋好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一旦遭遇上述情况,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