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防保健到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到重点人群管理,从全科门诊到上门服务,从固定一年签约到灵活签约……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家庭医生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熟悉的角色,越来越多居民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有了自己的“健康顾问”。
常驻村民身边,让乡亲们看病不犯难
“大妈,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需要特别注意。您最近血压和血糖控制得咋样,我今天过来先给您量个血压,明儿早上别吃饭,等我早早过来再给您测个血糖……”
王化青是云州区周士庄镇罗卜庄村的村医,也是该村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5月18日,她刚一进村民家,便开始详细询问其健康状况。
扎根乡村,守护群众健康,王化青已坚持了近30年。多年的从医经历,让她认识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群众健康的重要性。“村医不仅要提升诊疗能力,还要通过健康宣教、健康管理帮助村民做到未病先防。”王化青不仅为村民们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还定期上门随访,开展健康状况评估,每次出诊还会提醒老人们注意合理饮食、科学锻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村有不少留守老人,对于出行不方便的老人,王化青都会入户问诊,每次去问诊的时候除了给老人看病外,还跟老人唠唠家长里短,用行动赢得了村民信任。
“刚开始上门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为了了解村民的基本健康状况,我曾跑遍村里每户人家,谁家里有几口人、谁的身体状况咋样都知道。现在大家都是主动签约,因为知道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 王化青说。
说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王化青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镇有家庭医生团队21个,负责18个行政村。“现在我所在的村680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覆盖了常住人口,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好乡亲们。”
社区居民信任的“片医”
“老王,你们两口子来得正好,正说闲下来给你打电话呀。你们的体检结果出来了,你的甘油三酯还有点高,你老伴的血糖也还稍高点儿,不过比上次好多了,接下来还得注意呀……”5月19日,记者走进平城区新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7诊室,医生章小燕一边为签约居民解读体检报告,一边叮嘱着。
章小燕从一名专科医生转为全科医生,2014年又担任起家庭医生一职,并与柳港园B区17栋楼的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我们更多承担着居民常见病的诊治、慢性病的管理,时间长了,和居民们也都熟悉了,谁的身体状况咋样都很清楚,这是家庭医生的优势所在。”章小燕说。
章小燕说话声音清脆响亮,她告诉记者,家庭医生扮演着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角色,因为经常与老年人打交道,所以说话的声音会大些,也会把问题和注意事项尽可能说详细些,有的还得写在纸上。“由于居民年龄结构原因,家庭医生在健康服务上就需要更加精细化、人性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1个多小时里陆续来了近20位患者,只要是签约的居民她都能随口就把病症说出来。说起章大夫,大家都夸她医术精、态度好,为很多病人找准了病因。通过民居口口相传,找她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对居民们的肯定,章小燕谦虚地说:“我收获了更多的信任、尊重、关爱,这些年来,居民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把优质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5月20日,记者走进云冈区和顺泰荣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时能听到有人在叫“二毛”。居民口中的“二毛”是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的负责人郑月桃,也是7个家庭医生团队的领队。
郑月桃告诉记者,家庭医生要成为居民的健康守护者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能看病,更要“走进”病人的心灵。自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她的手机号便成了居民24小时服务热线,每次接到电话或微信,她都会耐心细致地为其答疑解惑,尽可能帮着解决。“我们目前与辖区1.7万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并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
“送医上门,把健康送进家,做全家人的健康‘卫士’或‘管家’,是居民对家庭医生最直接的认识,也是最大的期待。”郑月桃说,家庭医生团队要面对很多重复、琐碎的工作,除了日常诊疗外,还会深入社区进行义诊、举办健康大讲堂、开展卫生知识科普、为独居老人进行健康检查等。“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也在成长,知道患者需要什么、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居民的心里。说起我们家庭医生团队,很多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墙上挂着很多居民送的锦旗。郑月桃表示,只要踏踏实实为居民们提供实惠、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居民们就会打心眼里认可你,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和“新朋友”。“面对这些沉甸甸的信任,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本报记者 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