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先生刘珖轶事

刘富宏

  在翠屏山下,桑干河畔,有一个村庄叫堡村,堡村有一位名满乡里的人叫刘珖,人称四先生。四先生刘珖,追溯起来,应该是我的太爷爷,当然是远之又远了。我们刘姓家族大,满村人都出于一支,相传是500多年前从洪洞县大移民迁徙而来。刘氏家族人丁兴旺,后又分支四门,我们同属于东门。但,后又分支,他为大东门,我为二东门,算起来,虽为同宗,可也分出了距离。刘珖在兄弟中排行为四,故称四先生。称他为四先生,不是因为文化高,而是因为武艺高,更重要的是他在族中德高望重,村人们都敬重他。

  四先生刘珖出生在清末,那时大东门大多是富户人家,他自然是富家公子。在他十五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来村沿街乞讨的和尚,他见而异之,便给予资助,并让那位和尚留在了村里到寺院里做了住持。原来这和尚名广,是当年因少林寺反清被朝廷追捕逃亡避难到此的。他隐姓埋名,只让村人称他为广和尚。生活稳定后,广和尚招徒传艺,刘珖便拜之为师,精学苦练。广和尚本是少林高僧,武艺高强,加之感恩刘珖的资助收留,对他格外器重,几年之后,刘珖便习得了一身超群武艺。

  四先生在我们村那可真是鼎鼎大名。我生已晚,无缘目睹他的英武风采,而且我们偏僻落后的乡村未能留下他的任何影像和遗迹,现在村里八十岁以上高龄的老人也只是传说着他的故事。乡亲们口口相传他许多的奇闻轶事,传颂着他的功业事迹,为之骄傲,成为了我们这个山村故里百十多年不散的灵魂。

  四先生故事多多。相传,他只练武修身,不事生产劳动。他是富家子弟,自然衣食无忧,家居营生也从不染半指。可他绝非纨绔子弟,游手好闲,而且没有任何恶习。他的行为只是仗义行事,立德立功。他在村中,常常是在热闹的场所闲坐,与人笑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有谁有事相求,立马起身。他对全村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隔三岔五,他登上自己的房顶查望,如果看到有谁家的烟囱不冒烟,他就赶快打发下人去送粮送物。他武功高强,可从不伤人,总是点到为止。有一次,村里有一家人的马车套绳被盗了,告与他之后,他立即去追。快要追上的时候,盗贼便用乱石击打,可他始终不予回击。盗贼边扔石头边逃跑,后来他便将他们放走了。回来之后,他将自家的套绳给了被盗人家一套。他说,我不能再追了,他们飞石乱扔,我如果一回手就会伤了他们,算了吧,不值得计较了。

  那么,四先生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呢?传说他能飞檐走壁,村人们也很好奇。有一回,四先生晚上在村里的南铺子闲坐完回家,就有人在后边悄悄地跟着想一看究竟。四先生知道有人跟踪,不慌不忙地往回走。等快走近街门时,仅在一瞬间四先生人就不见了。这时就从院子里传出他的喊话:“你回去吧,我已经到家了。”真神奇,跟着的人什么也没看到。每年到了冬天,村里六七辆马车结伴去矿上拉煤,往往要邀请四先生跟着押车。有一年真的就碰上了劫匪,几名劫匪在御河桥边拦住了去路。这时,四先生便从车上跳下来,他一边脱身上穿着的羊羔皮袄一边对劫匪们说:“你们稍等片刻,等我把这件皮袄压在车下,看让大风给刮跑哩。”只见他不急不慌地一只手抬起车轮,一只手将皮袄放在下面,一两吨重的煤车被他毫不费力地就轻轻掀起了。然后他对劫匪们又说:“来,兄弟们,咱们比划比划?”劫匪们面面相觑,醒过神后,一溜烟地跑了。

  据说四先生是最爱打抱不平的,谁家有难,他都会出手相助。往往他一出面,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他武艺高,但从不外露,只是在他不得已露手的时候,人们才能目睹他一显身手。据说他练得一手好铁球,把铁球打出去,会自动再收回来。他乐善好施,每每扶贫济困,为贫苦的人家送衣送粮,送钱送物,不仅维护本村本族,就连三邻五村都有求必应。他一生功德如此,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盛赞有加,享誉乡里。历史总是在有形和无形中得以传承的,四先生刘珖的事迹虽然并没有文字见证,但在乡村故里的乡亲们中间却流传至今。我只是从我们刘氏家族的宗谱中看到这样几句记载,说他:对穷人,博施济众;对村人,排难解纷;对文艺,落笔成章;对武艺,飞檐走壁。四先生武功传奇,广施仁爱,名不虚传。但关于他的文名却没有任何流传故事,也没有什么诗书文章传于后世。客观地评价,说他能够落笔成章,我想应该是过誉。追溯过往,乡村文化落后,想必他应该是私塾识字能写能画而已,服务村民,温暖担当。但由此可见他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四先生刘珖以习武为生,武功传奇,可他并不收徒传艺。他只秉持自我修炼,许多慕名拜师者,都被他拒之门外。他对人们说,习武之人多争强好胜,自恃勇武,非得有一个好脾性,否则会惹是生非,伤及无辜。我能保证我自己,但我不能保证别人,所以我不授徒。他的高强武功到他就为止了。他去世后,为纪念他的功德,邻村的人们在我们村专门为他立了碑楼。据传,旧时与人立碑是有规矩的,有功名的人才可以立碑楼。而四先生的功德碑是有碑楼的,我的前辈们说,过去我们村有十多座寺庙,在南寺庙旁,有四先生刘珖一座碑楼,村人都叫小碑楼。他的重孙说,他家祖坟也曾有一座碑楼。可惜的是早年间被毁坏,现在已无痕迹,但由此推断,四先生刘珖可能曾是清末的武举人。当然这也是传说了。但许多邻村的人们说起堡村,都说你们村出过武举人,大概也只有四先生刘珖当得起吧!

  四先生刘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乡村普通人平凡的道德行为引领,是我们刘氏家族的榜样和骄傲。我在想,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家族,总是要有一些什么来支撑的。是什么呢?应该是灵魂吧。四先生刘珖的所作所为就是我们村和我们刘氏家族的典范,他的故事是我们村的灵魂。让一个村庄站立起来的应该是村史,村史是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故事。我收集记录了我故土家族中刘珖先祖的传说轶事,我对我的先人肃然起敬。我进一步想,生而为人,是应该为家族、家乡、社会、国家做奉献的,你的行为只要是为别人谋利益的,人们就不会忘记你,任何功德都是会代代相传的。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公益
闲看一片云
侯建臣:行走在文学之路上的身影
与夏书
不屈的生命
“六一”感怀(外一首)
忆童年一日
孟夏
四先生刘珖轶事
荡口古镇(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