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管家堡村的粽子 飘出“幸福香”

   □本报记者 何嫱

   “端午节临近,需要粽子的客户特别多,除了需要向外地发货,每天都会有电商上门来订购粽子,订单不断。这几天,我们都忙得不可开交。”6月11日,阳高县罗文皂镇管家堡村合作社工人师大姐一边打包粽子一边对记者说。

  管家堡粽子是阳高县的一道民间美食,据村里的老人讲,从清朝开始,祖辈就以卖粽子为生,以后代代相传。由于这里所产的黍米颜色鲜、颗粒大、糯性强,口感非常好,再加上这里野生的芦苇丛遍地都是,古时有些头脑灵活的人便开始包粽子,各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桶里用扁担挑着沿街叫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统产业。

  “端午临近,我们合作社的粽子供不应求,近几日预订的粽子数量就有10多万个,每天电商平台还来收购上千个粽子,工人们这几天都在加班加点赶制粽子。”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管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师渊文说。为了将粽子产业做大做强,管家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阳高县委、县政府和罗文皂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企业出资和自筹资金,成立了管家堡浩祥综合加工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进行集团化经营。合作社正常经营后,带动30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余元。目前,该合作社粽子已成功注册“边塞粽情”“华阳兴”两个商标。今年2月,管家堡粽子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市级非遗文化产品。

  “我有两个助销群,大约200多客户,以接龙的方式下单订货。很多客户吃过我们的产品后会主动帮着做宣传,就这样端午节前客户量一天比一天多。”和师大姐一同打包装货的张大姐告诉记者,她的手机里每天都更新着购买信息,消费者遍布晋、冀、内蒙古等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是基础,有了产业,农村才有人气,发展才有底气。”管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师渊文说,“我们要把产业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依托管家堡本地优势,把粽子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地产
农产品流通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蛋鸡养殖走出富民增收新路径
图片新闻
市邮政管理局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召开
管家堡村的粽子 飘出“幸福香”
“厚植资源底色 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召开
山西省第九次旅发大会亮点给力特色突出
市餐饮饭店协会 烹饪研究院揭牌
司法行政系统“六聚焦六保障”促进全市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团正式启动
图片新闻
关于征集大同市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