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智慧医保新引擎 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我市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移动支付结算量排名全省第一

  “以前,在医院看病用医保结算时,需要到窗口刷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才行。现在,不用再到窗口排队,只要激活自己的电子医保凭证,在手机上或自助机上就能完成医保基金和个人自付资金线上支付,太方便了……”市民石先生对我市推出的医保移动支付服务连连点赞。

  医保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医保政策落地和医保业务运转的基础,在提升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近年来,市医保局不断探索医保电子凭证与互联网医疗、智能监管等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努力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就医服务全流程应用,持续优化经办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一卡在手,医保无忧”,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排队、挂号、缴费、取药等老大难问题,为全市19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262.67万参保人员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也为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前,记者在我市部分医院看到,挂号缴费窗口、各楼层导医台等显著位置张贴着宣传医保移动支付的海报,上面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很多患者及家属选择线上支付。市三医院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线上医保结算,做到免跑腿、秒支付,不仅有效提升了医保结算服务效率,也减轻了医院人工柜台结算压力,真正实现了把缴费窗口“搬进”手机,还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据了解,2021年9月20日,我市正式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成为全省第一批上线城市。2022年10月,市五医院在全省率先开通医保移动支付线上门诊结算业务。今年2月,我市医保信息化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医保局检查组的验收。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5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和14家三级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移动支付门诊结算功能;全市9家县区人民医院有6家实现移动支付门诊功能;全市6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提出医保移动支付线上申请的有46家,其中,包括23家民营医疗机构,目前都已审核通过,正在进行院内APP改造和与省医保公众号进行对接;全市490家一级医疗机构和1433家定点零售药店全部实现了医保电子凭证结算场景的应用。同时,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移动支付结算量、结算占比均排名全省第一。

  □ 本报记者  高燕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会召开
打造智慧医保新引擎 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市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灵丘县举行“青少年开启光明前程” 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
寻邑·2023大同当代艺术季本月21日开启
山西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推荐人选公示
永泰门广场音乐喷泉6月17日晚震撼登场
各县区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宣传活动
六大非法集资高发领域风险提示(上)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大同在行动
市派驻村(乡、镇)工作队长 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
2023年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 联赛山西大同站比赛落幕
关于征集大同市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