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糖尿病足治疗的新方法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难治之症,特别是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近年来明显增加。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可以重建小腿微循环,改善患肢血运。“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作为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糖尿病足治疗的一项新技术,让患者免去截肢的风险。“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原理来自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该法则是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肢体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被公认为近代矫形骨科的第四个里程碑。据悉,该法则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同步生长。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证实胫骨横向骨搬移,可以刺激骨块周围软组织及血管再生,再生的血管构成小腿新的微循环系统,重建患肢血运,挽救濒临坏死的肢体。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患者,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团队,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合作立项《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为大同市重点科研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多位患者接受了此项治疗,并且获得满意疗效。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  王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专版
出现这五个征兆 警惕贫血
糖尿病足治疗的新方法
中医谈睡眠养生
服用精神药期间可以喝酒吗?
高脂血症 心血管疾病的“无形杀手”
颈椎病患者四种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