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谈睡眠养生

  清代医家李渔曾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精。”睡眠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睡眠的过程也是机体自我修复、调节和调整的过程,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节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睡眠的规则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人相应,睡眠是由人体的睡眠生理活动和规律来决定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睡眠与疾病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中医认为:肝藏血、心行之,因此人体的血运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和,经脉通畅;反之,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气血凝滞,经脉闭塞。“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血归肝”使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运行,进而使人的气机、脏腑功能协调和增强。所以说睡好觉百病消。人在睡眠时,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其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调节;而且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可以消除疲劳。

  入睡的原理

  中医认为,睡眠是阴阳交错的结果。子时、午时是人体的阴阳交替之时,阴阳交替,人就应该睡觉。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胆要把血交出来让肝去运作,人在睡眠状态下,血就会慢慢收回去。如果不睡觉,消耗的是肝血,肝的造血功能就会下降,肝脏没有办法休息,就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就会出问题。

  入睡的方法

  1.学会顺应自然:在睡觉前,尽量减少外界的刺激,保持精神平和,情绪稳定,避免思虑过度。《黄帝内经》中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要尽量避免在睡觉前接触不利于睡眠的因素,比如看刺激性的书籍、影视作品、玩手机等。可以在睡前做一些简单的冥想或放松训练。

  2.找到舒适环境:在舒适的环境下入睡,有助于更快入睡和睡眠质量更高。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放松身体,可以洗个热水澡,听轻音乐、做按摩、泡脚、泡温泉,吃一些有助睡眠的食物,如小米粥、百合莲子粥等。此外,睡前1小时内不喝水,睡前2小时内不作剧烈运动或从事复杂的脑力活动。

  3.讲究合适的体位: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卧位,即右侧卧位、头略低垂。因为右侧卧位时,胃和小肠的位置最低,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仰卧位时,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胀气,胃不和则卧不安。  (大同市平城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  李素英)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专版
出现这五个征兆 警惕贫血
糖尿病足治疗的新方法
中医谈睡眠养生
服用精神药期间可以喝酒吗?
高脂血症 心血管疾病的“无形杀手”
颈椎病患者四种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