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千余名学子投身“青春兴晋”暑期社会实践

  本报讯 (记者 锦秀) 9月13日,记者从团市委获悉,我市2023年“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落幕,1017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暑期实践中,见证家乡变化,了解家乡发展,用心深入基层、贴近实际、服务群众,以青春的力量书写新时代学子风采。

  今年7月,团市委从建立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联系的制度化渠道入手,开展了“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政务实践、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等暑期实践活动主题要求,发布岗位247个,吸引2327名青年大学生报名,其中1017名大学生最终上岗锻炼,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汇聚青春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学子们在了解家乡中受教育。团市委以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鼓励各县区因地因时制宜,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全市各县(区)团委依托33个临时团支部,实践期间开展主题活动46次。团平城区委各街道团工委结合实践活动开展了以“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专题宣讲、主题演讲、观看视频、参观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在了解家乡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学子们在认识家乡中长才干。团广灵县委开展“青耘中国 夏耘梦想”直播助农活动,大学生们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推介广灵小米、胡麻油、玉米糊等广灵特色农产品,活动时长90分钟,点赞量上万次。团天镇县委以“青春天镇 青春有我”微信公众平台为主体,组织有新媒体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参与运营。

  学子们在服务家乡中作贡献。在实践活动中,团平城区委组织大学生成立短视频拍摄小组,对大同代王府暑期活动进行短视频拍摄宣传,并围绕建设“清洁平城”“书香平城”“志愿平城”“古蕴平城”,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清扫、“学思想凝心铸魂,建新功书香筑梦”读书分享会、景点街区咨询向导服务等。

  与此同时,团市委深入领会市委“实施人才服务链合作行动,建强人才队伍”重要指示,开展大同籍在外高校学子城市推介行动,通过专家授课、座谈交流、实地观摩等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示大同发展现状和美好前景,搭建党与青年人才之间的桥梁,将人才需求与成长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发展与学子成长的“双向奔赴”。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要闻
云州区:“练好内功”为妇联工作赋能
我市千余名学子投身“青春兴晋”暑期社会实践
涵养时代良好家风
凝聚乡贤力量 助力街道发展
图片新闻
助力网络安全宣传 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用心服务社区 用爱守护家庭
整治非法社会组织 民政部门征集线索
弘扬双拥传统 书画展表敬意
齐心协力助创城 凝聚共识促文明
县区押运人员补招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