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当如青苔,内心丰盈

杜明芬

  院子里的老梨树下长出了一小块青苔,青绿的颜色隐藏在褐色的树干后面,如果不是我心血来潮想来这里捡几块小石头,它们可能永远不会被人发现。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幽暗生出的绿意自有它的优雅和美丽,我既觉得惊喜又觉得感动。

  在乡下老家,青苔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植物。溪流边、土墙后、枯朽的树干上总是密密麻麻地长满了青苔。越是心向明媚越是不惧腐朽,越是心向明媚越容易滋生浪漫。在我看来,青苔便是极具浪漫的明媚之物。它们对环境好坏并不太挑剔,无需沃土培植,不强求阳光恣意,处在薄土或是贫瓦上皆能旺盛生长。

  风来听风,雨来赏雨,在自然风雨的滋润下不动声色地成长。唯有内心最真实的渴求,才能无视困苦的风霜。正是因为它们内心渴求能长出森林一般的风情,在山野或是低洼处给人间留下美丽的风景,于是就地生根,只要有生长的机会就死死地抓住。一截枯朽的树干又如何?一面残破的墙壁又怎样?它们想要的诗意与浪漫会亲手缔造。

  然而青苔也会有的放矢,会结合自己的实际,不奢求过高的目标。它们虽然艳羡森林的蓊郁茂盛,却也不会执着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低低矮矮的青苔像是鸟儿身上新长出来的绒毛,小小的一羽是独属于青苔的风情。不必相互比较,非要争个高低,青苔和大树本就各有特色。青苔有微渺之美,大树有葱郁之繁,但它们同样都是令人心醉的风景。人也不外如是,有人文质彬彬,温润如玉;有人勇猛精进,威风凛凛;有人爱琴棋书画,有人爱刀枪剑戟……不必要求每个人有相似的境遇,能达到相同的高度,做好自己已然足够。

  这世界上爱花的人很多,爱山水的也不少,却鲜少有人关注这随处可见的青苔。实在是因为青苔太过平凡普通,就像是每日餐桌上的一饭一蔬一样,日日能见但不值一提。清代的袁枚算是青苔的知己,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真正说进了青苔的心里。谁说平凡的植物就没有开花的权利?谁说平凡的花就不会让人眼前一亮?青苔的确不是什么令人记忆深刻的美物,它们既不像葡萄藤会结紫色的果子,也不像牡丹会开出硕大的花朵,更没有栀子花和使君子的香气,所以很少有人会把这些小植物当作是难得的风景。

  然而在无人光顾之地,青苔迎风生长,不说一语。在那些石头与石头的缝隙处或是皴裂的树干里奋力向上,成片成片的绿意连缀在一起,像是翡翠和宝石,看到的人谁能不说一句:真是璀璨啊!即便小小的苔花只是偌大宇宙中飞过的几只萤火虫,可在漆黑的夜晚,那些萤火会照亮周围的环境,会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人也一样,去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吧,去成为自己的太阳,去照亮自己的路!

  一株内心丰盈的植物,不会刻意去寻找风云的来和去。今天有谁路过这里或者明天又有谁会来,于青苔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它们从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所有的精力都在生长上面,竭尽全力想要在世界里留下光斑。它们从不会因为春天百花齐放,周围的花草明媚如阳,就心生挫败、无视自身绿意;更不会因为被人忘记,泯灭于自然,就自甘堕落、放弃生长。内心丰盈的人能看清前行的方向,而凡事只要看清了自己的目标,一路上无人同行也没有关系。就像青苔一样,无人在意也要努力成长,而成长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认清自己,更好地奔向明亮的未来!

  人生之途漫漫,当如青苔,内心丰盈。去成长、去发光、去拥抱灿烂,努力过好这一生!

 
     标题导航
~~~李文臣
~~~杨刚
~~~孙召锋
~~~何军雄
~~~
~~~孟夏
~~~冯及时
~~~许海龙
~~~杜明芬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要闻
奔跑的身影
诗书更胜征战多
秋韵
山乡秋景
山岭秋色
黄菊
难忘大同工校路和情
消失的报刊亭
当如青苔,内心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