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申力 通讯员 杨建春) 近年来,阳高县龙泉镇扛牢责任守红线,精打细算保平衡,多措并举抓提质,算好耕地保护“加减法”,争当全县粮仓“压舱石”。
龙泉镇是阳高县县城驻地镇,由原龙泉、孙仁堡、北徐屯3个乡合并而成,耕地总面积18.5万亩,是该县耕地保护重点区。近年来,该镇持续推进耕地保护项目建设,通过“闲置宅基地变耕地”“赖地变好地”“荒地变良田”“庭院变沃土”,先后在义合、胡窑、花窑等村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48.6亩,在南徐屯、柳家泉、龙泉寺等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89万亩,在颜家沟、砖楼、青顺堡等村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870.2亩,新增农户院落耕地上千亩,力促耕地数量不减反增、质量不降反升。
该镇通过签定镇村保护责任状、社会化宣传、“千分制”考核倒逼等方法,不断凝聚耕保合力、夯实保护根基。同时,紧盯耕地保护风险,除隐患、强防范、重整治,大力推进“田长制”,将全镇耕地划分为320个网格,配备田长和网格员416名,落实常态化精准管护措施。严抓土地“卫片”执法,及时整治、纠正各类违法占地60多处,挽回耕地损失上百亩。深入推进违法占地建房、“大棚房”问题、打击私挖滥采盗采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联合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强化社会警示、持续巩固成果,推动耕地保护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