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阳高县龙泉镇南徐屯村成片的玉米地进入清理垃圾和土壤维护阶段。“过去,这片盐碱地连草都不长,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在种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有的地块成了吨粮田。”阳高县牧友恒泰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学清说起流转多年的这片地,语气十分自豪,“盐碱地综合治理是系统工程,只做改良修复远远不够,在政府选派的农技人员指导下,公司加大投入,科学建设系列田间工程,才让盐碱地变粮仓。”
目前,阳高县建成的19.78万亩高标准农田中,高效节水农田14.09万亩,惠及11个乡镇76个行政村。今年该县被选为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已推广膜下滴灌10万亩,平均亩产增加10%以上,还将继续建设9.88万亩高标准农田。
繁忙了一整年的云州区土地进入休作期,但峰峪乡、许堡乡和西坪镇等地的田野上仍有机械忙碌。一块块沟坎坡地、“巴掌田”正被抹去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界限,同步铺设水肥灌溉设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工程完毕后,近3.9万亩土地将成为集中连片的平整水浇地,惠及当地多个乡村。目前,该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61万亩,今年的10万亩建设任务正持续推进。
“这农田建设标准真是高!用机械把小块地推成平展展一大片,还给打机井、修路、铺设水肥灌溉设备,山坡地变成川地,种地基本都是机械化了!”云州区杜庄乡王家堡村村民李守忠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这两年种粮可是沾了高标准农田的光,“以前种地全靠‘驴驮肩扛’,不仅水肥进不来、收成也薄得很,即便守着桑干河,灌溉也不方便,更不可能使用大型农机。现在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抗灾害能力强、节水节肥,种的高粱、玉米、小杂粮等,每亩单产普遍都增加了100到150公斤。”
阳高县和云州区耕地变迁,是我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我市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沟坎坡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整修田间道路为手段,在各县区持续实施变旱地为水浇地、大水漫灌为节水滴灌、传统人力耕作为机械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不断提升耕地地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户从这些宜机宜耕、土壤肥沃、生态优良的高标准农田中受益,为我市粮食综合产能大幅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们超额完成播种任务,玉米和杂粮种植齐头并进,有机旱作农业对粮食总产提升的贡献有目共睹。据秋收后统计,全市粮食作物收获面积440.2万亩,粮食产量有望突破26亿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