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捕鸟,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描写:“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也有相似的捕麻雀经历。
夏日的乡村,院子里的麻雀成群地飞来飞去,有时落在电线上、晾衣服的铁丝上,有时落在果树的枝杈上。奶奶最痛恨麻雀,说它们啄了果树的花蕊,花瓣凋落后就不会结果实了,更痛恨它们贼头贼脑迅速从空中滑落下来,混进正在啄食的鸡群里,抢啄鸡食。但我们小孩子不这么想,麻雀啄花蕊、偷吃粮食,可它也吃虫子呀。更何况小麻雀圆溜溜、毛茸茸的褐色小脑袋,是那么的可爱,所以总想捉一只来玩玩。
连绵几天的雨停了之后,麻雀纷纷出来觅食。我们兴奋地准备捕捉麻雀,用一只短棒支起竹筛,下面撒些小麦,短棒上系上长绳,人藏在屋里牵着,当麻雀进入竹筛下啄食,绳子一拉,就罩住了。我们欢呼着奔过去,用一件衣服罩住竹筛,压住四角,推举一个胆大的,手从袖口里伸进去,从竹筛下捉住的麻雀,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我心花怒放,用一根小细绳套在小麻雀纤细的爪子上,找来纸盒撒上小麦和馒头渣,再用小杯盛上水,希望它痛快地吃喝,成为我亲密无间的小宠物,就像家里养的小猫小狗一样,与我形影不离。不料,小麻雀对这些诱惑和我的友好表示,看都不看一眼,紧闭着坚硬的小尖嘴,倔强而又坚定,拒绝啄食,拒绝饮水。我对固执的小麻雀正束手无策时,突然,院子里飞来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群情激愤,好像是在愤怒地声讨。
关在屋子里的小麻雀听到院子里麻雀的叫声,突然拍打着翅膀,不顾一切地向窗边飞扑,嘴里发出急切的鸣叫,似乎在应答、在求救。
奶奶说,这是麻雀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来了。一阵吵闹过后,大群的麻雀陆续飞走了,只留下几只在树枝上蹦来跳去,不依不饶地坚持抗议和声讨。
我突然想:这声嘶力竭不肯离去的,也许是小麻雀至亲的父母、兄妹或是儿女?院子里的麻雀叫声急切、愤怒,屋子里的小麻雀叫声无助、惊恐。里应外合的叫声,让我心生内疚和不安,便将麻雀捧到院子里,解开绑在它爪子上的线绳,把它放在地上,小麻雀趔趄了几下,扑闪着翅膀,腾空而起,树上的几只麻雀不约而同腾起,护卫着它,飞出院墙,飞向了高远的天空。
后来,读了屠格涅夫的《麻雀》,看到小麻雀遭遇凶狠猎狗的紧急时刻,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竖立起全身的羽毛,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小动物和人类一样,无论多么柔弱,都有为母则刚的本能和勇气。
动物的世界里,有情亦有爱。年幼的我,一厢情愿地想要麻雀做自己的小宠物,殊不知,麻雀的心愿不是被悉心圈养,而是伴着家人在蓝天下自由飞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论人类还是鸟类,谁不渴望拥有自由的生活呢?善待每一个生命,这个世界才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