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亮丽的同博风景 精致的文明服务

——大同市博物馆荣膺“山西省文明景区”称号纪略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同博咖啡

  本报记者  赵永宏  通讯员   赵凯丽

  近日,山西省精神文明办发布《关于2020-2022年度山西省精神文明创建各类新进典型的决定》,大同市博物馆荣膺2020—2022年度“山西省文明景区”称号。

  近年来,大同市博物馆将文明景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制度建设、卫生环境、服务质量、宣传引导、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培训,营造全员参与创建的良好工作氛围。积极推动文化与精神的双向发展,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耕文明创建的同时坚守文化传承,在文化旅游领域具有突出的表现。

  大同市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场所的优势,完善文明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流文明景区。在服务中心设置讲解预约处,为观众提供预约讲解、定时讲解、问讯咨询等服务;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雨伞、针线包、应急药箱等便民物品的免费租借,同时提供市博物馆宣传手册的免费领取;各楼层的参观指引、禁烟标志、参观须知等各类标识齐全;在博物馆门口和馆内显眼位置处利用海报、标语、宣传栏、LED屏幕等途径播放公益广告,进行各类文明宣传;培训成人志愿讲解员、红领巾讲解员等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全力打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今年1月至11月,大同市博物馆总馆累计接待1015295位游客前来参观。

  依托博物馆自身资源特点,大同市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红色文化”“文博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大同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宣传博物馆开展的社教活动,倡导文明旅游的新风尚。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出“红色记忆——大同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展”“铜耀大同——古代铜造艺术展”“西京风华——辽金元民族融合展”等原创展览。围绕“民族融合”这一城市内核,推出“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等多个巡展及特色临展,拓宽视角,关注社会。与业内博物馆联合举办“青铜之路——宁夏固原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特展”“风起塞上·纵横天下——晋商历史文化特展”等多个合作展,为观众奉上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充分发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的作用,结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节日文化等带给广大青少年,培育了宣教品牌形象,提升了游客参观体验,营造了文明参观的良好氛围。与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大同市实验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把博物馆作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立足新形势,顺应新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建立社会互通机制。推出“云讲同博”“博闻晋风”等线上原创栏目,与省、市媒体合作推出“博物臻萃”“发现大同·品鉴文物”“文物短史记”等文博栏目。今年1月至11月,大同市博物馆开展的宣教活动服务人次达40000人次。

  强大的志愿者团队,是大同市博物馆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支撑。大同市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注册志愿者达到513个,实行规范化、长效化管理。志愿者活动项目47个,全年服务时长累计45144.76小时,成为大同市博物馆文明创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大同市博物馆为了增强游客多样化体验,助推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了“和气致祥”“大同蓝”“古都撷珍”等多个系列文创产品。根据馆藏文物设计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们邂逅文物和触摸历史的桥梁。对外升级了“同博商店”“同博咖啡”“同博茶馆”,有多种轻食简餐、精选茶点、咖啡、蛋糕、冰淇淋等供游客选购。

  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今后,大同市博物馆将继续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为主抓手,活化馆藏资源,优化公共服务,强化阵地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行稳致远。

 
     标题导航
联咏盛世 春满古都~~~
~~~本报记者 赵永宏
~~~
~~~——古城“一苇书坊”走笔
~~~——大同市博物馆荣膺“山西省文明景区”称号纪略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报道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文旅
   第08版:特稿
“云冈杯”龙年新春征联作品选登①
走进善化寺 感受冬日大同静美
大同市图书馆三晋讲书人大赛获佳绩
漫步古城 品味书香
亮丽的同博风景 精致的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