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园教育主阵地作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积极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系列喜人变化正在各学校发生。
打造特色,课后服务迈上新台阶
2023年12月29日16时,平城区45校校园内一派生机,处处洋溢着快乐和活力。孩子们早已进入教室和各类活动室,或在课后辅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或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享受精彩的校园生活。
“‘双减’之下,教育回归校园本位,学校充分发挥育人主体作用,积极落实课后服务,切实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平城区45校校长李建生告诉记者,“我校为学生提供了科普、航模、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各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了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使孩子们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不同于以往简单的作业辅导和学习指导,在大同一中南校教科处主任冀岫看来,真正的教育是滋养人生的全过程,课后服务须不断落实全面育人理念。“为此,我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以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的开发和实施为载体,打造出‘课后辅导+多样社团+阅读提升+学团活动’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样态课后服务实施路径,为学生搭建起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舞台。”冀岫说。
“双减”之后,课后服务成为素质教育新阵地。我市各学校不断探索独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新模式,打造出一条“课内作业+文体艺术+综合实践”的课后服务新路径,精心安排“德育课程、阳光体育、校本课程、美文阅读、劳动教育、作业辅导、艺术修养”七大类22个项目的课后服务内容,均衡分配、高效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力求为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精心设计,创意作业碰撞新火花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我市各校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在悄悄“变脸”。
“妈妈,你看我的南瓜手工好看吗?这是我们的劳动课作业。老师说,这是六年级才会用到的圆规我们已经提前学会了……”2023年12月28日,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文博放学回家后兴奋地跟妈妈说。这是市实验小学尝试作业改革的新样态。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市实验小学多措并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认真做好作业改革工作。“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力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从‘研、说、观、评、改’五步出发优化作业设计。”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雷平说:“我校设置了各学科特色实践、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有质量、有创新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树叶和剪纸拼接而成的创意画、用橡皮泥制作的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包装盒剪贴而成的各种模型……2023年12月29日,记者走进平城区45校,各类创意十足的手工作品引人注目,这些精巧的作品是学生的假期创意作业。
作业是日常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连接课堂和学生的重要桥梁。我市各校各学科教研团队精心设计假期创意作业,作业内容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各学科特点。下一步,各校将继续探索实践,打通课内外、各学科界限,提升作业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提质增效,课堂教学探索新方法
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提质增效,我市各学校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确保学生“吃得饱”“有营养”“更高效”。
2023年12月28日,在平城区18校凯德校区某班的数学课上,老师正在让学生们测量自己身上的“四把尺”,即一拃、一庹、一步和一脚长,引导孩子们对身边物品的长度产生浓厚兴趣,懂得利用自己身上的这些“尺子”去估量长度,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从一年级开始,我校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平城区18校副校长宋聪玲说,“数学组教师以校本课程《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为基础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如户外体验1000米、超市里感受升和毫升,逐步引导孩子们从数学的角度去体验生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个学期,平城区14校教师李宏伟发现她的课更受学生欢迎了,这得益于她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将音频、视频、微课、互动式课堂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实际,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再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参与互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聚焦‘双减’要求,我校教研活动主动转型,教师专业发展主动发力,力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识,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素养和创造力。”平城区14校集团校校长王文告诉记者,“近年来,我校加强各学科教研组大单元集体备课,从选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到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磨课、研讨、监测、反思,自始至终让每一位教师深度参与其中。下一步,我校各教研组将围绕核心学习内容、学科核心思想方法、有效教与学活动设计、全过程持续性的发展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各学科聚焦的主题,通过不断探索,进一步打开学生深度学习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