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实现全方位转型发展,核心在产业转型。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对深耕“四大赛道”、加快构建全方位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要部署。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四大赛道”的谋篇布局,立足我市比较优势,以前瞻的眼光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占领发展制高点,努力在新的区域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锚定“四大赛道”,是我市顺应国家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大同的产业基础和各方面比较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未来撑起大同全方位转型的“四梁八柱”。通过这几年的布局,目前我市在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文旅消费各个赛道谋划的项目正迎来建设的“井喷期”,越来越多的项目投资落地,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只要我们持续深耕“四大赛道”,产业转型就一定有希望、有出路。
要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重点瞄准构建高速飞车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试验线建设,争取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努力打造国家级高速飞车科研攻关及中试验证基地、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国家级磁悬浮认证测试基地、国家级飞行器多态耦合大科学试验基地3个国家级创新示范基地,同时强化整机带动,加快高速飞车产业园建设,牵引关键材料、零部件等上下游相关产业落地发展;瞄准打造前沿材料产业集群,在紧盯高性能碳纤维、半导体新材料、石墨及活性炭新产品等项目产业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玄武岩、金属镁、山西黑(浑源花岗岩)等有特色优势的新材料产业;瞄准打造先进装备制造集群,积极承接先进技术,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项目产业为重点,整体提升我市装备制造水平。
要深耕能源赛道。稳住煤炭基石,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持续推动煤炭智能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优化电力结构,抓紧推进既定的火电项目,重点推进新能源“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提高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大同建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电力基地和绿电基地;布局储能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光伏新技术,抢抓新能源发展新机遇,加快发展地热、绿氢等其他新能源产业;围绕能源消纳,大力发展现代医药、数据产业、大宗固废利用、再生产业等用能产业。
要深耕农业赛道。在抓好稳粮保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实现设施农业上档升级、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渔业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多业态融合、黄花产业做优做强、黄芪产业联动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以工业化的思维、市场化的理念发展农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收益最大化。
要深耕文旅消费赛道。以国际级的景区、国际级的服务、国际化的品牌、国际级的业态,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加强文物保护传承,抓好文物保护、传承研究以及国内交流和国际交往,打造云冈学高地,推动云冈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加强景区打造,学习借鉴先进景区发展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打造“大云冈”旅游景区,创建恒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软硬件齐发力,解决好出行难、吃饭难、住宿难,持续净化市场环境,抓紧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景区服务和管理运营效率;抓好品牌塑造和业态布局,强力多频宣传推广“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城市品牌和“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文旅品牌,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文旅+”文章,培育民俗、康养、研学、演艺、赛事、冰雪、会展等融合业态,创新打造全天候全时段文旅场景。
实现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四大赛道”是赖以行进的“桥”和“船”。产业方向对了,未来发展就一片光明,但有的产业我们能看到机会的同时,别人也能看到,这就需要比速度,唯有抢先一步,才能更容易占得先机。坚定不移在“四大赛道”上深耕细作,抢抓机遇、只争朝夕,不断取得突破的转型丰收硕果,将会深度造福全市人民,开创大同更加美好而灿烂的明天!